• 法制现代化视野中的清末房地产契证制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法制现代化视野中的清末房地产契证制度

30 8.8折 34 九五品

仅1件

湖北襄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曹伊清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18-07-01

禾惠书局

六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曹伊清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1
  • 版次 1
  • ISBN 9787511824578
  • 定价 3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5页
  • 字数 295千字
  • 丛书 同济大学法学文丛
【内容简介】
《法制现代化视野中的清末房地产契证制度》从法制现代化研究的视角,以清末南京地区官契、执照、票证等房地产契证作为分析范本,并通过与其他地区或城市(如上海、北京、天津、四川等地)房地产契证的对比剖析,分析研究清末房地产契证制度与商品经济发展、城市近代化及法律现代化的关系,分析房地产契证及其房地产规范化管理中的二元结构,发现官方和民间在房地产管理活动的互动作用,及其这种作用所显现的法律执行的实效。
【目录】

前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资料与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清末南京房地产契证的结构与特点
第一节房地产契证的性质与种类
一、房地产契证的性质
二、南京地区房地产契证的种类
第二节契约的书面结构及现实指向
一、契约的书面结构
二、契约的作用
三、契约的现实指向
第三节执照:类型与作用
一、执照的类型
二、执照的作用
第四节契证中的其他票证
一、类型
二、实际使用及作用
第五节清末南京房地产契证的特点
一、清末南京房地产契证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形成于清初
二、清末南京房地产契证内容曰趋丰富
三、清末南京房地产契证种类增多
四、专门管理机构进行规范管理

第二章清末房地产契证的管理
第一节清末房地产契证的管理者:官府
一、房地产契证管理体系
二、实际运行中的二元结构
第二节房地产税收管理
一、契税管理
二、其他税费管理
第三节房地产租赁管理的特征
一、旗租
二、永租
第四节房地产契证管理的参与者
一、官牙的作用
二、中人:代表的公信力
三、亲邻:契证产权的见证人
四、地甲:半官方性质的见证
五、契约参与者的地位
第五节民间习惯与房地产设典
一、对房地产典权的法律规制
二、习惯的强大力量:官府在典权管理上的失控

第三章社会转型与清末房地产契证制度
第一节《大清律例》与房地产契证制度
一、大清律的规定与作用
二、例及其他规范的影响
第二节西方法律文化的冲击
一、清末法律转型中的房地产法律制度
二、《大清民律草案》:物权法律制度的现代转型
第三节社会转型与清末房地产契证制度的缓慢变革
一、社会转型时期的房地产法律制度缺乏根本改变
二、改革中的法律制度与社会现实的背离

第四章房地产契证制度在清末社会的作用
第一节房地产契证与国家对财产权的确认
一、房地产契证对所有权和财产流转关系的确认
二、房地产行政管理的强化手段:官契及契尾对房地产权利的影响
第二节房地产契证制度与社会生活的维系
一、房地产契证的法律效力与社会稳定之关系
二、房地产契证对社会生活变化与法律变革的回应
三、房地产契证的多样化与地域性
第三节房地产契证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
一、近代市镇、房地产业与房地产契证制度的互动发展
二、房地产契证制度与商品经济发展:习惯与外来影响的博弈

第五章变与不变:清末房地产契证制度研究的启示
第一节立法环境的根本性变革
一、变法与清末社会主流意识变化
二、立法、法典化与习惯的保留
第二节房地产契证制度:保留传统的私权体系
一、基本不变的房地产契证制度
二、房地产行政管理依然延续
第三节变化:契约自由及其限制
一、契约当事人的逐步变化
二、契约当事人与其他交易活动参与者的关系
三、限制:政府的干预
第四节房地产契证制度的历史传承
一、契约的效力
二、当事人信赖“登记”
三、房地产契证:产权保障的标志
第五节房地产契证制度与信用:现代话语分析
一、契证的法律性与公示性
二、房地产契证与信用意识
三、房地产契证与信用保证
四、房地产交易与第三方(尤其是官府)信用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