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中国系列:中国城市居住空间阶层化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创新中国系列:中国城市居住空间阶层化研究

7 1.3折 52 八五品

仅1件

山东临沂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斌 著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1-11-0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斌 著
  •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7
  • 版次 1
  • ISBN 9787511248206
  • 定价 5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5页
  • 字数 28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创新中国系列
【内容简介】
  “人造住房,住房造人”。住房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了中国城市居住空间阶层化速度。住房创建了社会分层研究的“财产权利转移”新范式。住房已经成为人口迁移、社会流动的“筛选器”,生成了城市的排挤逻辑。拥有不同形态资本的城市居民享有不一样的居住空间,在城市拥有一套体面住房被视为中产阶层的标志。新进入城市的大学生、农民工获得住房的途径特别有限,他们住房体验中有较强的被排斥感。原有城市底层居民的居住空间则因为其住房的维持或者改变而有恶化趋势,不少失地农民则能够利用补偿获得的住房进行资产化运作,弥补了他们因生产方式转移而支付的成本。需要关注的是,城市中大量只适合青年人居住的住房如何应对中国老年化加速可能出现的养老问题。
【作者简介】
  李斌,1963年生,湖南武冈人。中南大学社会学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外审专家。先后主持各类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出版专著3部,主编“和谐中国”、“经验中国”学术书系2套,“普通高等学校社会学创新规划教材”1套,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目录】
第一章导论
一、国内外学者对城市住房的研究
二、有关分化、阶层化的研究
三、居住空间阶层化
四、如何控制居住空间阶层化趋势
五、研究方法

第二章住房是社会分层研究的一种范式
一、社会分层既有的视角:市场中心论与国家中心论
二、住房:社会分层研究的“财产权利转移”范式
三、讨论

第三章住房价值结构化
一、迁移理论研究的转向
二、城市住房价值的结构认定
三、城市排斥逻辑的生成

第四章居住空间与资本类型
一、研究假设
二、数据资料
三、城市居民的住房利益因资本类型而变迁
四、研究发现与讨论

第五章商品房居住空间的阶层化
一、研究地点及研究设计
二、居住空间的类型
三、基本发现

第六章中产阶级的居住空间
一、数据收集方法
二、“住房”范式下中产阶级图式
三、住房:中产阶级身份的符号区隔
四、住房与中国中产阶级身份认同
五、运用住房策略扩大中国中产阶级

第七章城市底层群体的居住空间
一、调查地点的选择及方法的确定
二、城市底层群体的住房现状及内部分化
三、底层群体生活机会分析
四、居住空间对生活机会的限制
五、城市底层群体住房满意度及其分化
六、保障城市底层群体住房利益的建议

第八章农民工居住空间
一、有关“浓民工”住房的研究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地点、对象及方法
四、客观排斥:农民工住房与居住现状
五、主观排斥:农民工的主观感受
六、农民工遭受社会排斥的原因分析
七、几个发现

第九章失地农民的居住空间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地点与样本的选择
三、失地农民居住模式的转变
四、失地农民住房资产化的建构
五、失地农民住房资产化的运作

第十章中国老年人的居住安排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三、老年人的住房安排及选择
四、讨论
参考文献
一、著作
二、期刊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