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与非对称信息
¥
25.02
6.6折
¥
38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穆争社 著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12-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穆争社 著
-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
-
ISBN
9787504948717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24cm
-
页数
276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本书阐述了融资企业和投资者缓解非对称信息程度的行为、表现及其产生的微观和宏观经济效应,并分别从融资企业、投资者、政府的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作者简介】
-
穆争社,男,汉族.1967年出生,陕西省西安市人.经济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曾于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研究工作。近期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改革、货币政策的博弈分析。在《金融研究》等刊物发表
- 【目录】
-
1 绪论
1.1 选题理由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3 本书的结构安排及主要内容
1.4 本书的创新之处
2 企业融资中的非对称信息问题
2.1 企业融资及其主体
2.1.1 融资的涵义
2.1.2 企业融资主体
2.2 中国企业融资主体的生成
2.2.1 融资体制改革与企业融资主体的生成
2.2.2 民营企业的成长与企业融资主体的生成
2.2.3 中国企业融资主体的融资行为特征
2.3 中国企业融资中的非对称信息问题
2.3.1 信息的经济特征与功能
2.3.2 非对称信息问题
2.3.3 企业融资的非对称信息分析
2.4 小结
3 企业融资主体融资行为的博弈分析
3.1 非对称信息与博弈分析
3.1.1 博弈分析的特征
3.1.2 非对称信息与博弈分析
3.1.3 非对称信息与博弈分析的关系
3.2 融资主体融资行为的博弈分析
3.2.1 企业融资中的博弈类型定位
3.2.2 企业融资中的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分析
3.3 中国企业融资主体融资行为的博弈分析
3.3.1 企业融资主体博弈的环境分析及博弈类型定位
3.3.2 企业融资主体之间负债形成的博弈分析
3.3.3 企业融资主体之间还贷的博弈分析
3.3.4 企业融资主体融资博弈分析的启示
3.4 小结
4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中国融资企业传递信息行为分析
4.1 中国融资企业抵押、担保信号传递的博弈分析
4.1.1 信号传递博弈及其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4.1.2 抵押、担保信号传递的博弈分析
4.2 中国融资企业股利信号传递的博弈分析
4.2.1 股利信号传递理论的发展
4.2.2 股利信号传递的模型分析与实证研究
4.2.3 融资企业股利信号传递行为的实证分析
4.3 中国融资企业融资结构信号传递的博弈分析
4.3.1 融资企业融资结构信号传递的模型分析
4.3.2 融资企业融资结构信号传递的实证分析
内容摘要
非对称信息问题在经济活动中、十分普遍,其危害是易于导致市场交易萎缩,市场机制难以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以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多名经济学家先后从不同的角度对非对称信息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促进金融市场发展意义重大。与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相比,非对称信息问题在金融市场上更为严重,危害也更大。因为商品市场是现货交易,其信息劣势方即使被欺骗,获得的无非是残次品而已,而金融市场中的信息劣势方在交易后,并未获得当期收益,而是获得关于未来的承诺,一旦被欺骗,将血本无归,这导致信息劣势方进行金融交易时更为谨慎,严重影响金融市场的发展,因此,有效地解决金融市场上的非对称信息问题更显迫切。中小企业和农户的“贷款难”和农村金融机构的“难贷款”问题在我国长期并存,在近的宏观调控中,这一问题更显突出。
主编推荐
穆争社,男,汉族.1967年出生,陕西省西安市人.经济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曾于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研究工作。近期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改革、货币政策的博弈分析。在《金融研究》等刊物发表
精彩内容
1 绪论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方法
博弈论研究的是具有独立利益目标的决策主体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相互作用的行为及其结果问题。这种非对称信息既包括双向的非对称信息也包括单向的非对称信息。博弈结果即纳什均衡往往呈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因而各决策主体及代表决策主体共同利益的第三者均有动力去改变纳什均衡,消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使其统一,其有效方法是在博弈的过程中通过承诺行动来建立可置信威胁。
信息经济学承接上述问题,分析在单向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处于信息优势方的经济主体(代理人)易于借助其信息优势损害处于信息劣势方的经济主体(委托人)的利益以增进自身的利益。委托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发生相关行为,所产生的纳什均衡体现着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使其共同利益受损,因而委托人、代理人以及能够谋取利益的第三者均有动力以进行机制设计的方式发生承诺行动,建立可置信威胁,消除其间的非对称信息,谋求使纳什均衡改变,解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而实现其共同利益。具体表现为:从委托人方面来看,就是其借助信号传递来消除非对称信息;从代理人方面来看,就是借助信息甄别和信息搜寻消除非对称信息;而代表委托人、代理人共同利益的第三方(多数情况下为政府)则通过实施保护代理人利益的措施来解决非对称信息问题。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