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产品设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智能产品设计

2.37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凌云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9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7-06

久品纸墨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孙凌云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9
  • 版次 1
  • ISBN 9787040543117
  • 定价 55.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0页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体系完整、资源丰富的智能产品设计教材。本书定位于帮助读者理解智能产品设计的背景,掌握相关方法和关键概念,了解所需要的能力和基本设计流程。全书共10章。章导论、第2章能力与流程,主要介绍智能产品设计的背景和概况。第3章人工智能的基础、第4章机器学的变革,从宏观和应用角度介绍人工智能和机器学的技术内核和能力边界。第5章界面与交互、第6章虚拟和真实、第7章心智与体验,介绍智能产品中的人系。第8章从算法驱动到以人为本、第9章从机器思维到设计思维,介绍智能产品设计的思维模式和相关方法。0章介绍发展中的支撑技术。书中给了大量的生动、真实案例;重点和难点内容设置了思题目;关键章节都给出了深入学所需要的学资源和参文献。本书没有介绍具体的算法模型,也没有介绍开发台等实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在学资源中获取。本书可作为人工智能专业、计算机类相关专业、设计学相关专业的本科高年级或学智能产品设计的教材。由于书中各章内容相对独立,教师可根据课程计划和专业背景需要选择讲授内容。
【目录】


章 导论

1.1 人工智能与设计

1.1.1 人工智能改变世界

1.1.2 设计(也)改变世界

1.2 人工智能产品

1.2.1 影响产业生态的人工智能产品

1.2.2 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1.3 新一代人工智能

1.3.1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1.3.2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1.3.3 人工智能的本质

1.3.4 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

1.4 智能产品的构成要素

1.4.1 技术要素

1.4.2 人因要素

1.4.3 商业要素

1.4.4 要素

1.5 开始学

1.6 参文献

第2章 能力与流程

2.1 智能产品的设计能力

2.1.1 专业能力

2.1.2 普适能力

2.2 智能产品的设计差异

2.2.1 侧重点的差异

2.2.2 开发模式的差异

2.2.3 团队构成的差异

2.3 智能产品的设计流程

2.3.1 机会发现与团队构建

2.3.2 产品调研与需求定义

2.3.3 概念生成与测试评价

2.3.4 产品开发与生产制造

2.3.5 产品发布与运营维护

2.4 学资源

2.5 参文献

第3章 人工智能的基础

3.1 什么是人工智能

3.1.1 人工智能的基本内容

3.1.2 人工智能的分类

3.2 算法:人工智能的基本动作

3.2.1 求解

3.2.2 识别

3.2.3 预测

3.2.4 其他动作

3.3 数据和知识:人工智能的燃料

3.3.1 数据获取

3.3.2 数据存储

3.3.3 知识表示

3.4 算力:人工智能的发动机

3.5 学资源

3.6 参文献

第4章 机器学的变革

4.1 什么是机器学

4.2 神经网络:机器学的基本算法

4.2.1 分类

4.2.2 人工神经网络

4.2.3 生成

4.3 大数据:机器学的燃料棒

4.3.1 智能时代的数据

4.3.2 数据标注

4.3.3 知识图谱

4.4 算力:机器学的反应堆

4.4.1 训练与推断

4.4.2 端和云

4.5 案例:涂鸦式绘画系统al painting

4.5.1 数据集

4.5.2 算法实现

4.5.3 算力支持

4.6 学资源

4,7参文献

第5章 界面与交互

5.1 智能产品中的界面

5.1.1 信息、媒介和交互

5.1.2 人机界面的发展

5.1.3 自然人机交互

5.2 视觉通道

5.2.1 触摸屏

5.2.2 视觉输出

5.2.3 视觉输入

5.3 语音交互

5.3.1 语音用户界面

5.3.2 语音虚拟助手

5.3.3 语音交互的特点

5.4 眼动输入

5.4.1 眼动检测

5.4.2 眼动输入的应用

5.5 手势与体态输入

5.5.1 手势与体态的识别

5.5.2 手势与体态识别的应用

5.6 脑机接

5.6.1 大脑活动的检测

5.6.2 脑机接的应用

5.7 学资源

5.8 参文献

第6章 虚拟和真实

6.1 三元空间中的虚拟和现实

6.1.1 虚拟与现实

6.1.2 增强现实的特点

6.1.3 增强现实的发展

6.1.4 增强现实的应用

6.2 增强现实的支撑技术

6.2.1 增强现实的支撑硬件

6.2.2 增强现实的核心算法

6.2.3 增强现实的开发台

6.3 增强现实的典型应用

6.3.1 教育和娱乐

6.3.2 设计和消费

6.3.3 生产和制造

6.3.4 医疗和健康

6.4 增强现实的设计与挑战

6.4.1 信息组织

6.4.2 交互挑战

6.5 学资源

6.6 参文献

第7章 心智与体验

7.1 用户的心智

7.1.1 用户心智的特征

7.1.2 格式塔原则

7.1.3 用户行为模型

7.2 用户体验要素

7.2.1 体验的基本概念

7.2.2 用户体验层次模型

7.2.3 cubi用户体验模型

7.2.4 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

7.3 情感计算与情感化设计

7.3.1 情感的构成

7.3.2 情感的描述

7.3.3 情感的识别

7.3.4 情感化设计

7.4 情感体验计算

7.4.1 情感体验结构模型

7.4.2 情感体验中的情绪单元

7.4.3 情感体验计算模型

7.4.4 情感体验驱动的设计流程

7.5 学资源

7.6 参文献

第8章 从算法驱动到以人为本

8.1 从技术到产品

8.2 算法的挑战

8.2.1 从算法到产品

8.2.2 算法的评价

8.3 数据的挑战

8.3.1 数据的价值

8.3.2 偏见和歧视

8.3.3 隐私保护

8.4 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

8.4.1 算法的用户体验

8.4.2 智能的人本挑战

8.5 学资源

8.6 参文献

第9章 从机器思维到设计思维

9.1 两种思维模式

9.1.1 设计思维

9.1.2 机器思维

9.1.3 两种思维的比较

9.2 智能产品的设计方法

9.2.1 智能产品设计的思要素

9.2.2 智能产品的概念设计方法

9.2.3 智能产品的交互设计

9.3 智能产品的概念设计画布

9.3.1 概念设计画布的构成

9.3.2 应用实例:学术英语翻译

9.4 实用设计工具

9.4.1 绿野仙踪实验

9.4.2 快速原型开发

9.5 学资源

9.6 参文献

……

0章 发展中的支撑技术

附录 实践案例:增强感知的智能——齐行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