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社区治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式社区治理

正版书籍 高温消毒 放心购买 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书名于图片不符时以图片为准

9.3 3.3折 28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群刚、孙志祥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9

久品纸墨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群刚、孙志祥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8734743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7页
  • 字数 2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在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变迁的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既对社区管理的传统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新型体制的形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与现实条件。吴群刚编著的《中国式社区治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在考察中国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历史变革的基础上,分析了“单位制——街居制——社区制”的变迁关系,探讨了形成目前社区治理“困境”的主要表象及其深层次的原因,认为要把社区建设成为以认同感为纽带、居民和谐共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需要依托内源性的、多主体的共同参与。必须坚持以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先导,以社区民主自治机制为基础,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市场机制作用,在宏观层面,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居民自治和严格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在微观层面,理顺和规范社区组织体系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建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自治组织为基础、以社区服务站为依托、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驻社区单位密切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现代社区治理结构,最后,基于社区复合治理结构的构建和社区PPNP(Public-Private-NonprofitsPartnerships)模式的应用,从北京的实践出发,探讨了相应的公共政策取向和实证样本。
【作者简介】
吴群刚
1974年4月生.浙江义乌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高级政工师。曾任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北京市社会办副主任等职,现任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香港政策研究所(HKPRl)兼职研究员、北京市人口学会常务理事。本职之余,主要从事制度经济学与公共政策分析等领域的研究,发表论著40余篇(部),相关成果曾获得北京市局级领导干部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2006、2008)、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等奖励。
孙志祥
1973年9月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毕业,社会学博士。曾任北京市民政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救助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等职务,现任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社会建没工作办公室社区建没处处长,北京市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一长期从事社区建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政策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发表及出版论著30多篇(部)。
【目录】
1导论
1.1社区的初始含义
1.2社区概念的泛化与辨析
1.3作为地域性构成单元的社区
1.4社区建设的提出
1.5社区治理的兴起
1.6中国式社区治理:探索与实践
2社区治理结构的变迁
2.1基层社会管理的历史线索
2.1.1秦汉时期的基层社会组织
2.1.2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基层社会组织
2.1.3宋代至民国时期的基层社会组织
2.2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社区的变迁和转型
2.2.1“街居制”与“单位制”的形成和各自发展阶段(1949——1958)
2.2.2“单位制”全面膨胀、“街居制”高度萎缩阶段(1958——1976)
2.2.3“单位制”逐渐解体、“街居制”逐步恢复和“社区制”萌芽发育阶段(1976——1999)
2.2.4社区制的探索发展阶段(2000至今)
2.3延伸性讨论
3社区复合治理的起点
3.1社区建设的现实困境
3.1.1管理主体单一化
3.1.2管理机制行政化
3.1.3社区自治浅层化
3.1.4社区参与初级化
3.1.5支撑体系薄弱化
3.1.6发展水平非均衡化
3.1.7工?队伍低度专业化
3.2延伸性讨论
4社区复合治理的逻辑
4.1治理的汉语语境
4.2社区治理
4.2.1社区治理的提出
4.2.2国家与社会理论视角中的社区治理
4.2.3国家与社会框架下的社区治理模式分析
4.2.4延伸性讨论
4.3社区复合治理
4.3.1社区复合治理的定义
4.3.2社区复合治理的本质
4.3.3社区复合治理的特点
4.3.4延伸性讨论
5作为复合治理维度的社区服务平台
5.1社区服务平台设置分析
5.1.1社区服务平台的产生
5.1.2不同类型的比较分析
5.2北京市社区服务平台设置现状
5.2.1东城做法
5.2.2西城做法
5.2.3朝阳做法
5.2.4东城、西城和朝阳做法的异同
5.3作为治理维度的服务平台设计
5.3.1设计时机的选择
5.3.2新型社区服务平台的目标模式
5.3.3分析与建议
6基于社区复合治理的政策取向
6.1政策目标的确定
6.2政策方案的设计
6.2.1规范社区服务站建设,实现社区公共服务的有效承接
6.2.2规范社区工作职能,实现社区治理主体的适度分化
6.2.3规范社区运行机制,实现社区治理关系的有效互动
6.2.4规范社区志愿服务,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
6.2.5规范社区工作者管理,实现社区工作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
6.2.6规范社区基础设施配置,实现社区硬件建设水平的提高
6.2.7规范社区经费投入,实现社区建设资金保障的制度化
7典型样本:社区复合治理的个案
7.1区县层次的样本:朝阳区构建社区复合治理结构的探索
7.2街道层次的样本:东城区和平里街道建设“1510便利生活服务圈”
7.3社区层次的样本:海淀区华清园社区的“三化”案例
8结论
附录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基于中长期规划的视角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