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型经济中的公司治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转型经济中的公司治理

正版书籍 高温消毒 放心购买 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书名于图片不符时以图片为准

11.95 3.4折 35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信元、朱红军 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3

久品纸墨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信元、朱红军 编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3
  • 版次 1
  • ISBN 9787302145431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0页
  • 字数 449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处于转型经济中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公司治理,尤其是地方政府和法律对公司治理行为的影响为研究核心,以案例分析为载体,以企业合并、债务重组、控制权斗争、民营化与民营企业治理、整体上市等为切入点,以现代经济理论解析公司实际问题,融学术研究于实务问题。本书中的案例均是近几年来证券市场广受关注的焦点,又分布于公司治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典型性。本书的分析不同于一般的泛泛而谈,而是以经济理论和财务理论为工具,透彻分析案例中公司的各种行为、动机与经济后果。
  本书适合财务、会计、金融及工商管理专业的师生作为教学辅助用书,也适合对我国公司治理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陈信元,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2009年长江特聘教授。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兼任会计与财务研究院院长,中国会计教授会秘书长、常务理事等,多家学术期刊编委。先后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教育部首届教学名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主要研究专长为财务会计的和公司治理。主编《会计学》、《转型经济的会计与财务问题》、《高级财务会计》等著作,在《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30余篇论文。
【目录】
第1章转型时期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环境分析
一 转型时期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特征以及法制环境
二 公司治理各行为主体及其特征
三 公司治理的行为及其后果
第2章国有大股东控制、资源配置与上市公司的“涅槃”重生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公司改制重组上市过程及其思考
三 农工商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四 农工商经营失败、资源配置与国有股东控制
五 资源配置、农工商的“涅槃重生”及政府的作用
六 结论
第3章政府治理与公司治理
一 引言
二 捆绑上市的制度背景
三 洞庭水殖捆绑上市:一种纯政府行为
四 公司治理问题:关联交易转移上市公司资金
五 管理层收购是否能改善公司治理
六 研究结论及启示
第4章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协同效应还是财富转移
一 引言
二 已有的研究结果及其解释
三 案例概况:共同控制下两个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
四 协同效应还是财富转移
五 吸收合并中的财富转移:政府治理与公司治理
六 结论与启示
第5章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利益分歧下的多重博弈与管制失效
一 引言
二 文献回顾
三 案例概况
四 宇通客车的管理层收购为什么要通过股权拍卖形式完成
五 宇通客车管理层收购过程中扭曲的经济行为、资源重置与政府股东利益流失
六 宇通客车管理层收购的经济后果
七 研究启示:管理层收购规范与法律制度建设
八 结语
第6章内部人控制、整体上市与资源配置效率
一 引言
二 集团整体上市的历史背景
三 TCL集团整体上市:资源有效配置还是财富再分配
四 TCL集团整体上市动因之解释——内部人控制下的过度扩张
五 结论
第7章以股抵债:大股东动了谁的奶酪
一 引言
二 案例简介:上市公司大股东以股抵
三 以股抵债定价的合理性
四 以股抵债对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五 “以股抵债”目标的可信性
六 结论与启示
第8章政府股东主导下的“以股抵债”与控制权收益
一 引言
二 文献回顾
三 案例概况:华北制药和电广传媒“以股抵债”方案的比较
四 不同的市场反应:基于投资者的利益角度
五 “以股抵债”方案:控制权收益实现还是协同效应
六 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可以改善公司治理与提高企业价值吗
七 研究启示:政府治理与法制建设
八 结语
第9章地方政府角色错位与“国退民进”困局
第10章民营化为何不能改善公司经营绩效
第11章“股权制衡”可以改善公司治理吗
第12章“泛家族化”还是“家长制”
第13章配股失败与投资者利益
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