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挂职手记:一个记者关于转型中国的思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挂职手记:一个记者关于转型中国的思考

正版书籍 高温消毒 放心购买 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书名于图片不符时以图片为准

1 八五品

库存3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桂荣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2

久品纸墨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桂荣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7
  • 版次 1
  • ISBN 9787218071947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5页
  • 字数 34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所记载的是作者在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挂职过程中对媒体与政府之博弈关系的思考评论,这不仅是一个资深记者的心路历程,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现实标本。
【作者简介】
  杨桂荣,传播学硕士,羊城晚报主任记者。广东首批新闻媒体下基层挂职锻炼采编人员。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挂职于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任镇党委副书记。现任国家文化示范基地羊城创意产业园副总经理。
【目录】
2010年1月 

 历史是一切偶然之后的必然

 我,和我参照的记录方法和思考向度

 轮到中国摆阔了吗?

 中国困境的突破路径

 政府/民众/媒体的集体博弈

 寻求促进政民良陸互动的平衡点

 媒体自身智慧的考量

 一个政府部门跑线记者的职业定位

 面对舆论困境时的“软着陆”

 媒体要提高对民意鉴别的智慧一一对汪洋谈“苏珊大妈”的解读

2010年2月 

 不折腾:我的新闻立场与政治立场

 中国特色:媒体记者=“御用记者”

 当前传媒与政府关系的精准表述

 希望新闻学:阴霾过后要有灿烂阳光!

 异想太和

 重申本人的新闻立场:坦荡而温和的“不折腾主义”

 如何对跑线单位进行批评报道?

 朝上看是为了抓住机会

 媒体记者的挂职意义:培养“社会矛盾减震器”之调控手?

 帽峰山赚点眼球之畅想

 尊重民意还是尊重科学?

2010年3月 

 在省委宣传部挂职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草稿)

 座谈会“放炮”受肯定

 重新崇拜雷锋,要比崇拜金钱好得多!

 “虽然很难,但你一定要坚持!”

 从此成了组织的人

 挂职第一天

 好的政治应该是自下而上生长的

 寻找与辨别民意考量着媒体的智慧

 村官贿选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如果直选镇长会怎么样?

 民主是中国转型的必要参照,但却不是照本摹攀的绝对典范

 第一次下村的初步感想

 垃圾焚烧:谁在博弈,谁在受伤?

 参加第一次班子会议

 如果政府依靠强权“搞定”民生焦点,最终将人亡政息!

 中国社会间歇性处于“补课”或“回炉”阶段

 基层的政治生态堪忧:政府与民众的互信度持续降低

 “下访”的多了,上访的自然就少了

 人大报告内容强调之处,正是其职能缺位之处

 基层代表呼吁更高层次的公共服务

 让政治的形式变得更活泼些

 基层政府:矛盾重重的夹心饼

 一切政府决策均要尊重民意

 经济的背后就站着政治

 假如我可以决策,坚决不搞“杀人式的拆迁”!

2010年4月

 如何解决李坑垃圾焚烧厂历史遗留问题

 舆论监督的权力如何不被演绎为舆论暴力

 如果基层没有坚硬的政治堤坝,民主可能像洪水一样可怕!

 自来水公司送太和一个灯,太和永远来买你的油!

 开发帽峰山,建设和龙湖一一打造太和门户

 谁应该站在处理社会矛盾的第一线

 政府官员不用总是“防火防盗防记者”

 新闻报道与事实真相的距离有多远

 村民集体上访:一场政治博弈游戏?

 为挂职手记内容的公开提前表示歉意

 文化宣传工作与综合维稳

 从水淹杨箕村看广州“水浸”整治

 如还没有练成夹着尾巴做人的功夫,就不要爬得太高

 重建利益表达机制是社会稳定的关键

 道德标准异化致使基层官员“高危”

 有想法是一切行动的开始

 是先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

2010年5月

 校园安保升级是天价维稳的继续

 ……

2010年6月

2010年7月

2010年8月

2010年9月

2010年10月

2010年11月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一

后记二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