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变·通变·新变(上卷)
  • 正变·通变·新变(上卷)
  • 正变·通变·新变(上卷)
  • 正变·通变·新变(上卷)
  • 正变·通变·新变(上卷)
  • 正变·通变·新变(上卷)
  • 正变·通变·新变(上卷)
  • 正变·通变·新变(上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变·通变·新变(上卷)

5 2.0折 24.6 八五品

仅1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文忠 著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6-2

上书时间2021-05-23

南昌散原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文忠 著
  •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11
  • 版次 1
  • ISBN 9787806479063
  • 定价 24.6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2页
  • 字数 27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美学范畴丛书
【内容简介】
《正变·通变·新变》书详细论述了“正变”、“通变”、“新变”这三个范畴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它们的发展演变情况。《正变》部分对《诗大序》“风雅正变”说的全面考释,不乏新意。其纵向梳理,亦颇具特色。《通变》部分,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刘勰、皎然、叶燮为重点,同时论述了历史上“通变”的多种形态。《新变》部分,肯定了“新变”派重审美愉乐、轻教化礼义的特点,肯定了“若无新变,不能代雄”的创作纲领。从“新变”在历史上的发展演变的论证中,得出“一代有一代之新变”的结论。
【作者简介】
刘文忠,1936年生,江苏丰县人。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65年山东大学中文系汉魏六朝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师事陆侃如先生。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副主任,现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已退休)。中国《文学雕龙》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编辑工作之余,出版之专著有《鲍照与庾信》、《吕氏春秋选译》、《中古文学与文论研究》、《左思与刘琨》、《老学庵笔记评注》、《东坡志林评注》、《历代名赋金典》(魏晋南北朝部分)等十余部。发表学术研究论文五十余篇。
【目录】
总序(蔡锺翔陈良运)
引言
上编正变
第一章先秦时代的“崇正抑变”
第二章《诗大序》的“风雅正变”说及其发展演变
第一节《诗大序》与郑玄《诗谱序》的“风雅正变”说
第二节“风雅正变”说的渊源
第三节唐代孔颖达的“风雅正变”说
第四节宋代朱熹的“风雅正变”说
第五节宋代叶适对“风雅正变”说的怀疑
第六节清代马瑞辰对“风雅正变”说所作的总结
第三章《文心雕龙》中的“正变”论
第四章“正变’’论与刘勰前后的辨体批评的萌芽
第五章唐代文论中的“正变”论
第六章宗余元文论中的“正变”论
第七章明代文论中的“正变”论
第一节高楝《唐诗品汇》的“正变”论
第二节焦弦的以“变”为“正”
第三节许学夷《诗源辩体》的辨体批评与“源流正变”说
第四节明代的“文体正变”说
第八章清代文论中的“正变”论
第一节清初“正变”论的政治倾向与“正”、“变”之争
第二节“正变”论的一个新里程碑——叶燮《原诗》的“正变”论
第三节沈德潜的“崇正斥变”与何焯论创作方法的“正变”

中编通变
第一章“通变”一词的来源及其内涵
第二章刘勰的“通变”论
第一节对刘勰的“通变”美学内涵的几种
不同理解与分歧
第二节刘勰“通变”论产生的文化背景
第三节刘勰的“通变”论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关系
第四节刘勰论“通变”的对象“
第五节刘勰论“通变”的任务与目的
第六节刘勰论“通变”的方法
第七节刘勰“通变”论的美学意义
第八节刘勰“通变”论的局限
第三章隋唐宋文论家的“以复古为通变”
第一节苏绰与李谔的复古——不含“通变”的复古
第二节初唐史学家与文论家的文学发展观与“通变”
第三节陈子昂、李白等人的以复古为革新的“捅蛮”
第四节殷瑶与杜甫的“通变”思想
第五节皎然的“复变”论
第六节韩愈的“以复古为通变”
第七节宋代的诗文革新运动与“通变”
第八节宋代文论中与“通变”相关的范畴
第四章明代文论中的“通变”
第一节前、后“七子”的复古与“通变”的关系
第二节王世贞的“通变”论与“阴阳剥复”说·
第三节许学夷的“通变”论
第五章清代文论中的“通变”--
第一节顾炎武的“通变”论
第二节尤侗的“通变”论
第三节吴乔的“复变”论
第四节毛先舒的“通变”论
第五节叶燮的“通变”论

下编新变
第一章“新变”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二章“永明声律”说与“新变”
第三章萧子显、萧统、萧纲、萧绎、徐陵的“新变”论
第四章隋唐文论中的“新变”
第一节隋及初唐对齐梁文学“新变”的批判
第二节杜甫、韩愈诗歌创作中的“新变”
第三节“诗到元和体变新”——诗体“新变”与元、白诗歌创作的“新变”
第四节齐梁文学“新变”的复归——晚唐艳情诗、艳体诗的创作、编集与理论鼓吹
第五章宋金元文论中的“新变”
第一节宋代文论“新变”的特点
第二节梅尧臣的“新变”论
第三节苏舜钦的“新变”论
第四节苏轼的“新变”论
第五节黄庭坚的“新变”理论与宋诗道路
第六节严羽对宋诗“新变”的概括与总结
第六章从复古走向“新变”的明代
第一节明代新的经济因素、新的思潮与文学“新变”的关系
第二节徐渭对复古摹拟的批判与主张“真情”、“自得”和独创
第三节李贽的“童心”说与“新变”之关系
第四节焦骇的“脱弃陈骸,自标灵采”
第五节汤显祖的“唯情”说与“新变”
第六节公安派的“新变”理论——“穷新极变”与“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第七章清代文论中的“新变”
第一节田雯的“诗变而日新”及对艳体诗的肯定
第二节袁枚的“性灵”说与“新变”论
第三节赵翼的“天工人巧日争新”与“变故为新”
第八章近代文论的“新变”论
第一节文学观念的“新变”
第二节“诗界革命”与“新变”
第三节“文界革命”与“新变”
第四节“小说界革命”与“新变”
结语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