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二十八总督
  • 香港二十八总督
  • 香港二十八总督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香港二十八总督

108 九五品

仅1件

云南昆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连兴 著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6

渐入书境

六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连兴 著
  •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7
  • 版次 1
  • ISBN 9787505417434
  • 定价 3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40页
  • 字数 450千字
【内容简介】
关于香港历史的书传,可谓汗牛充栋。张连兴同志的《香港二十八总督》一书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和视点,来阐述百年来香港的历史,迄今尚属仅见。
英国占领香港150年中,共派出总督28位。他们在任的时间长短不一,周围环境不同,有重在保护既得利益的,有积极进攻,向中国侵略扩张的。他们的个人经历有异,又更有作为殖民统治的共性。《香港二十八总督》书中,对那些总督的生平,按照他们的在任顺序,把不同时间里香港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政制、生活、律例、风土人情,以至历史掌故综合叙述在一起,横摆着看是一系列人物传,竖起来看,是一部香港通俗史,别具一格。
中国恢复行使香港主权,是根据中英联合声明实行的。香港回归后将实行一国两制。两制,一制是香港地区的资本主义,一制是内地的社会主义。它集中反映了香港从沦为英国殖民统治到今日回归祖国的150年间中国真正的桑沧巨变。清政府为什么被迫把香港割让给英国?就是因为封建统治阶级腐朽,国势衰弱,失去了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力量。辛玄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对于收复香港问题不但没有提出,而且一开始就宣布承认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各项条约。为什么?国家衰微,没有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只提出收回九龙租借地,不敢涉及香港岛,但那也无人置理。为什么?中国四分五裂,更加衰弱了。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全民奋起抗战,赢得世界刮目相看。其间,蒋介石也有心乘机收复香港,并一度表示,如果英国不答应归还香港,国民政府就不同它签订修改废除治外法权等条约。尤其是1945年日本投降,身为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完全有权派兵赴港接受日本的投降,但终于眼看着英国军队远涉重洋,来港受降,蒋介石也不敢抗争。收回香港,到底落了空。为什么?依然是中国没有力量。英国看准了,蒋介石掌握的军队不少,但反共心切。他不但不会用武力来收复香港,相反,他还必须靠外国的支持,在国内发动反对人民的战争,来保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抗日战争中,蒋政权下的中国,所谓“四强之一”,徒然虚语耳。新中国代替旧中国,故国新生,大踏步走上复兴的道路。香港得以收回,就是由于今天中国是在复兴的道路上行进。恢复行使香港主权,本来只是中国人的事情,或者再加上英国的关心。如今是世界上广泛注目,俨然是一件世界性大事。绝大多数人热烈赞扬中国恢复行使香港主权,少数人心里不痛快,耿耿于怀,但也说不出口。这决非偶然,因为它是由当今中国历史走向起作用的。人们所以要了解历史,是可以从它的演变中得出相应的认识。香港回归可以从各方面去认识,但是归根到底,我以为不外乎几个大字: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上述一些事实,与《香港二十八总督》内容有关。写在这里,或者有可供读者研究参考的地方。
【作者简介】
张连兴,山东嘉祥人,汉族,1940年生,196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同年到人国日报社,先后在总编室、国内政治部、海外版、研究室工作,从1980年开始专门从事香港、台湾、澳门的宣传报道,历任编辑、主任编辑、高级编辑,2000年退休。
【目录】
序言
第一任璞鼎查(1843年-1844年)
第二任戴维斯(1844年-1848年)
第三任般含(1848年-1854年)
第四任宝灵(1854年-1859年)
第五任罗便臣(1859年-1865年)
第六任麦当奴(1866年-1872年)
第七任坚尼地(1872年-1877年)
第八任轩尼诗(1877年-1882年)
第九任宝云(1883年-1885年)
第十任德辅(1887年-1891年)
第十一任威廉·罗便臣(1891年-1898年)
第十二任卜力(1898年-1903年)
第十三任弥敦(1904年-1907年)
第十四任卢押(1907年-1912年)
第十五任梅含理(1912年-1919年)
第十六任史塔士(1919年-1925年)
第十七任金文泰(1925年-1930年)
第十八任贝璐(1930年-1935年)
第十九任郝德杰(1935年-1937年)
第二十任罗富国(1937年-1941年)
第二十一任杨慕琦(1941年-1947年)
第二十二任葛量洪(1947年-1957年)
第二十三任柏立基(1958年-1964年)
第二十四任戴麟趾(1964年-1971年)
第二十五任麦理浩(1971年-1982年)
第二十六任尤德(1982年-1986年)
第二十七任卫奕信(1987年-1992年)
第二十八任彭定康(1992年-1997年)
香港大事记
后记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