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论四书要鉴
  • 帝论四书要鉴
  • 帝论四书要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帝论四书要鉴

6 2.5折 24 九品

仅1件

广东深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成君 著;王成君 编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c顶

上书时间2024-05-22

日益斋书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成君 著;王成君 编
  •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8059228
  • 定价 2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32页
  • 字数 340千字
【内容简介】
    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往昔,有理由让国人自豪和自大。也许,我们的历史着实太过巨大、太过沉重了,当我们时不时把老祖宗请出来“子日”、“诗云”一番的时候,难免会引来他人的不适:“那是历史,今天如何?”“历史”和“今天”的关系,恰恰在古人眼中太重要了,这才有了“以史为鉴”、“以古鉴今”的说法,才有了“取法先人”的意识并顺利地蔓延成一种思维,对“现在时”的治政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古人记史的传统源远流长。从《尚书》到《春秋》,从《国语》到《史记》、《资治通鉴》以至“二十四史”,记史,都是为了“鉴今”,这是个颠扑不破的定式,自有它的“借鉴”意义,而上述著作大多是“记”,内中少有“析”,即多是摆出史实,让他人去“悟”。这样的导引,大多比较含蓄、温和;而古代记史著作中也有另一种做法,就是比较多地加入了“评”,即作者毫不隐瞒地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给人看,施加明白无误的影响,令人不容回避。这类史评类著作的佼佼者,便是收在《帝论四书要鉴》中的《帝王略论》、《唐鉴》、《宋论》和《帝王盛轨》。作者们大都在述史中,坦陈个人看法,力图影响他人,不仅言之凿凿而且自圆其说,也确实雄辩滔滔力道十足。作者们把“以史为鉴”发挥到触目的地步,就是要取得惊心之效。
【目录】
帝王略论
卷一 夏商周秦
夏禹
太康
太戊
武丁
商纣王
周文王
周武王
周成王
周宣王
周厉王
周平王
秦始皇
卷二 西汉东汉
汉高祖
汉文帝与景帝
汉武帝
汉昭皇帝
海昏侯
汉宣皇帝
汉元皇帝
新帝王莽
汉光武皇帝
汉明帝与章帝
汉桓帝与灵帝
卷三 三国两晋
三国君主
西晋宣帝与诸葛亮
西晋景帝与文帝
西晋武帝
西晋惠帝
东晋元帝
谢安
东晋明帝
东晋孝武帝
桓玄
卷四 宋齐梁陈
宋高祖
宋文帝
宋孝武帝与明帝
齐高帝与武帝
齐明帝
宋齐两代废主
梁武帝
梁元帝
陈高祖
陈文帝与宣帝
长城公
卷五 北魏北齐北周隋
北魏道武帝
北魏太祖与太武帝
北魏献文帝
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明帝
北魏孝庄帝
北齐神武帝
北齐文宣帝
北齐武成帝
北齐后主高纬
北魏文帝
宇文护
北周武帝
北周宣帝
隋文帝
唐鉴
高祖
李世民举事有失光彩
开通言路为治政之首
老子与李唐何干
王硅、魏徵的重大失误
李世民杀兄实为大罪
太宗
魏徵不明君臣之义
天子不该亲训军伍
天子断非全能
君不可对臣使诈
守天下唯从正道
广开言路戒蒙蔽
以人为鉴居安思危
宽赦无度害愈深
寻善求贤是要务
戎狄之乱始自太宗
事必躬亲非上策
顺乎民心施仁政
因时制宜不可守旧
慎重刑罚以诚治国
乱世治世莫用小人
明主摒弃是非人
安邦首要关注民生
守业难于创业
养民乃安国之本
脚踏实地兴儒学
好大喜功不足取
苍天在上谨言慎行
佞臣之人断不可容
知并不等于行
史官敬史君先敬
君义臣义两相宜
穷兵牍武损国运
好大喜功不可羡
王者之师利国爱民
明君糊涂实可鉴
……
宋论
帝王盛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