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心灵.音乐:走进古代音乐美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生命.心灵.音乐:走进古代音乐美学

7 1.2折 58 八五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艳珊 著

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4

荆楚书城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何艳珊 著
  • 出版社 华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6
  • 版次 1
  • ISBN 9787802525283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在古代音乐审美活动中,音乐不仅仅是满足感官享受的对象,而且还是蕴含哲理、启发智慧的悟道机缘,所以,把握住了“道”与音乐艺术的关系也就抓住了古代音乐美学的核心与关键。本书从这一问题入手,分上、中、下三编引领读者进入古代音乐美学丰富而深邃的世界。上篇以历史文献为依据,考察了“道”对音乐存在方式、音乐审美评价和音乐审美方法的影响;中篇从现代视角对上篇中的问题进行了新的分析和解读,目的在于打通古、今音乐美学的隔阂,为“古为今用”做好铺垫;下篇是古代音乐美学的实践运用,分别从律学、乐学、音乐学写作、中西方音乐作品比较等多个方面思考了古代音乐美学对现代音乐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书后附录为作者近年在国际、国内音乐学术会议上的发言选编,每篇发言约三千字左右,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可以辅助读者对全书的理解。

【作者简介】

  何艳珊,女、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兵指挥学院教员、中央民族大学特聘讲师、《音乐研究》编辑等职,现为人民音乐出版社“百年典藏”项目组编辑。自1997年起,分别跟随蔡仲德先生、李起敏教授和刘成纪教授从事中国音乐美学史的学习和研究工作,2013年完成博士后课题《三维和合论——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新探》,获得中国博士后社科基金二等资助。近年在《交响》、《音乐艺术》、《音乐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多篇,代表作品有:《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现象学解读》、《新世纪中国音乐美学史研究的范式转型》、《古代音乐美学的“三维和合”图式》、《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对现象学的启示》、《般若智慧与悟性审美——禅宗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水与火的交响——美学视域下的中西音乐融合问题》等。

【目录】
序(李起敏)宇宙旋律的倾听与沉思
绪  论
上 编
古代音乐美学的核心议题
第一章    道艺相通:“道”对音乐存在方式影响
第一节 “道”的“气”态呈现音乐中的“气”
第二节 “道”的“象”态呈现与音乐之“象”
第三节 “以气成象”与“大音希声”
第二章    以艺求道:“道”对音乐审美方法的影响
第一节 道艺关系中隐含的“欲”、“性”冲突
第二节 处理“欲”“性”关系的三种典型方案
第三节 道法自然原则对性、欲冲突的解决
第三章    道以艺显:“道”在音乐审美评价中的体现
第一节 以和为美:音乐艺术的审美标准
第二节 艺道合一:音乐艺术的审美理想
第三节 和合生美:艺术的人生化与人生的艺术化
总结与思考
古代音乐美学的三维和合图式

中 编
古代音乐美学的现代阐释
第四章 乐本篇:音乐的体、本质和本源
第一节 音乐的本体:“动象”与“象罔”
第二节 音乐的本质:“德音”与“大音”
第三节 音乐的本源:“人心”与“太一”
第五章 乐审篇:古代的音乐审美方法
第一节 古代音乐审美理论的特殊性
第二节 儒家的音乐审美方法:审声·审音·审乐
第三节 道、禅两家的音乐审美方法:“坐忘”与“妙悟”
第六章 乐境篇:古代的音乐审美境界
第一节 儒家的音乐审美境界:“美善合一”
第二节 道家音乐审美境界:人籁、地籁、天籁
第三节 禅宗对儒、道音乐美学的继承与发展
总结与思考
中国存在不同于西方“自律”“他律”的音乐美学理论吗?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