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古文运动发展史
几处有划线和折痕
¥
70
九品
仅1件
作者祝尚书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6
上书时间2024-11-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祝尚书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2
-
版次
1
-
ISBN
9787301199954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1页
-
字数
28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博雅文学论丛
- 【内容简介】
-
《北宋古文运动发展史》共七章,考察了北宋时期古文运动肇端和发展的全过程,以及它与佛教、理学的关系。作者用丰富的史料和严密的论证,解决了北宋古文运动研究中许多基本理论和实践的问题。一是厘清了在“骈”与“散”的反复较量中,北宋古文家是如何在全社会达成著述用古文、应用用四六骈体这个共识的。如此,不仅古文可吸收骈句以增强表现力,骈文也可用古文加以改造而重获生机,相互补益,各自发展,从此成为由宋至明、清文坛的基本格局。二是弄清了北宋古文家是如何不断淡化并最后从古文运动中剥离“道统论”的。只有如此,才摆正了“文”与“道”的关系,不至于使古文运动变成儒学运动或道学运动,而是一个文学革新运动。三是弄清了北宋古文家是如何解决“难”与“易”的问题的,从而使苦涩、怪诞的恶习退出文坛,创造出圆润流转、明白畅达的新文风。四是弄清了北宋古文家是如何解决“繁”与“简”的问题的,从而使古文写作简而有法,繁简得宜,大大提高了古文的文学性和文法的科学性。五是全面考察了北宋古文运动中主要作家的古文创作,揭示了北宋古文运动是如何实现创作繁荣的。六是全面研究了以复兴儒学为己任的古文运动是如何与佛、道二教逐渐实现融合的,并延伸考察了南宋后期古文理学化的倾向,以及理学与文辞“融会”的前景。这些对宋代文学史、文学思想史研究都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作者简介】
-
祝尚书,四川省阆中市人。1982年获硕士学位。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宋代文学研究会、中国科举学会理事。著有《卢照邻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宋人别集叙录》(中华书局,1999年)、《宋人总集叙录》(中华书局,2004年)、《宋代文学探讨集》(大象出版社,2007年)、《宋代科举与文学》(中华书局,2008年)等学术专著十几种,发表论文百多篇,出版古籍校点、资料汇编逾千万字。多次主持国家、教育部及四川省研究课题,并获优秀成果奖。
- 【目录】
-
引论:北宋古文运动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章宋初古文:由方兴到失败(上)——柳开与宋初古文运动
第一节柳开与宋初“道统派”古文家
第二节柳开对古文理论的贡献
第三节柳开“文道一元论”的谬误
第四节“道统派”古文家的古文创作
第二章宋初古文:由方兴到失败(下)——王禹傅与宋初古文运动
第一节王禹偁与王禹偁派古文家
第二节王禹偁派古文家的理论贡献
第三节王禹偁的“易道易晓”说
第四节王禹偁的古文创作成就
第五节宋初“好古”的骈文家
第六节宋初古文运动的失败
第三章北宋前期:古文运动在低潮中坚持
第一节穆修的固守坚持与力行
第二节“门满道不绝”:尹洙与苏舜钦
第三节姚铉《唐文粹》
第四节石介与泰山派古文家的崛起
第五节石介与古文运动的新危机
第四章北宋中期:古文运动走向胜利
第一节欧阳修及其文、道观
第二节欧阳修的古文理论
第三节欧阳修与西昆体、太学体的斗争
第四节欧阳修的古文创作成就(上)
第五节欧阳修的古文创作成就(下)
第六节欧阳修的古文队伍建设
第七节范仲淹与韩琦
第八节欧门古文家论略——苏洵、王安石、曾巩
第五章北宋后期:古文运动最终完成
第一节苏轼及其古文理论
第二节苏轼的古文创作成就
第三节苏辙的古文主张与创作成就
第四节苏门古文家论略——前后“四学士”、“六君子”
第五节北宋古文运动胜利完成
第六章北宋古文运动与佛教
第一节北宋排佛的古文家
第二节西湖白莲社与官僚文士的交流
第三节释智圆的“三教合一”古文论
第四节释契嵩的“辅教”与“非韩”
第五节古文家居士化及其文学史意义
第七章北宋古文运动与道学
第一节宋初古文家的道学倾向
第二节道学崛起及道学家的文学观
第三节古文家的“道德性命论”
第四节古文家与道学由斗争到融会
初版本后记
增订本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