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实物拍摄 内页干净

140 九品

仅1件

北京顺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阎云翔 著;陆洋 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1

上书时间2024-05-19

墨轩书屋馆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阎云翔 著;陆洋 译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1
  • 版次 1
  • ISBN 9787532756056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6页
  • 字数 28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内容简介】
《复旦·哈佛当代人类学丛书: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作者阎云翔有过非同寻常的生活经历。他曾经在中国北方农村当过羊倌和乡村故事员,后来又在北京大学读本科,在哈佛大学读研究生,在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担任人类学教授。一路走来,他完成了一部关于中国北方农村礼物馈赠文化的名著,以及另一部考察过去30年经济改革的深刻影响下,这个村庄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变革。
在这部新作中,阎云翔记载了一场正在日常生活领域重塑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其中最深层的变化是,道德坐标和道德体验的转型。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阎向我们展示了今天的中国文化正在见证并孕育着一种新的个体主义。这种个体主义在过去是不可言说的、不成熟的,甚至在政治上是不被接受的,而如今却公开地发挥着影响力。中国人的自我与人格已经变得与以往不同了,就像他们的地方道德社会那样正处在转型之中。对阎来说,这种新的现实既令人担忧又给人以希望。
从长远看,中国社会的个体化将会走向何方?中国政府为人民提供良好生活的新意识形态将会进一步深化个体化吗?这样做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政治现实吗?抑或,国家会限制个体多元化的范围,以此让个体化像全球化一样向国家的利益低头让步?
作为时代的记录者,阎立足于民族志的详细资料,进行了富有洞见的人类学分析,并对有启示性的相关社会理论做了深层次的梳理。他还在中国与西方,以及中国的不同时代之间进行对比分析。阎的细腻描述和有理有据的阐释使他的跨文化比较进入了当代学术界关注的核心:即理解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至关重要的,以及它是如何改变我们的?因此,《复旦·哈佛当代人类学丛书: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这本书不仅有助于我们思考中国和中国人,也对我们思考美国和美国人、西方和西方人大有帮助。
【作者简介】
阎云翔,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教授。阎云翔先生系著名学者张光直的学生,早年著作有《礼物的流动》,最近,他的英文专著《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获得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学术著作奖-列文森奖。这是为纪念美国著名汉学家列文森而设立的,每年只颁发给两本亚洲研究专著的作者。阎云翔先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裔学者。
【目录】
序言(凯博文)
导论:个体的崛起
第一章农村改革对经济与社会分层的影响
第二章日常生活中权力关系的变化
第三章夫妻生活的胜利:家庭关系的结构性转变
第四章实践性亲属关系
第五章农村的青年与青年文化
第六章青年女性的崛起与父权的衰落
第七章个体能动性与彩礼的演变
第八章如何做一个工于算计的好人?
第九章社会转型期的消费主义
第十章麦当劳餐厅里的社会空间
结论:社会的个体化
附录:中国的个体化之路
英文版原始出版者名单
致谢
中文版致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