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一版一印。品好)
  •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一版一印。品好)
  •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一版一印。品好)
  •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一版一印。品好)
  •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一版一印。品好)
  •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一版一印。品好)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一版一印。品好)

288 九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伟保 著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大sc3

上书时间2023-01-2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伟保 著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4
  • 版次 1
  • ISBN 9787561534755
  • 定价 4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3页
  • 字数 31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伟保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其研究范围颇广,自宋代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至清末民初的西北经济发展与国防的关系,显示出他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中,当时政府相关政策所面临的瓶颈与演变方面的兴趣。现今他与赵善轩先生、罗志强博士合著的《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即将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涵盖时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并涉及棉纺织业、煤炭工业和烟草工业等近代中国相当重要的产业,有助于吾人进一步了解财税史、近代企业史与中外经济关系史。
【作者简介】
  张伟保(CheungWaiPo),广东番禺人,1959年生于香港。1988年投考香港新亚研究所,随中研院院十全汉升教授研习中国经济史,获历史学硕士(1991)、博士(1994)学位。其后.再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学博士(2004),曾任新亚研究所副教授兼总干事、香港树仁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现任澳门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主任、中国经济史学会近代经济史组第五届(2008-2012)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史、中国文学文献学、澳门教育史等,著有《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马礼逊学堂》(2010)、《书海指南:中国古籍导读》(2006)、《诗三百的形成与经典化》(2005)、《实业计划与国民政府》(2001)等;主编《澳门教育史论文集》第一辑、《近代中国经济史研讨会1999论文集》等四种;发表学术论文暨书评等二十余篇。
  赵善轩,香港新亚研究所历史学硕士.现于暨南大学随张玉春教授攻读博士学位。研究兴趣为中国经济史、社会经济思想史。著有《清朝乾、嘉之后国势衰颓的经济原因》、《通识与中国文化》、《中西文化比较》、《逻辑’思生活》等;发表论文、书评十余篇。
  罗志强,1967年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珠海书院新闻系,肄业于香港公开大学,获文学学士。1995年投考香港新亚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9)。2000年9月,随中研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刘石吉教授研究《抗战时期成都平原的农民生活》,获博士学位(2005)。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工业史、农业史、科技史等。
【目录】

导论探索经济史研究的新路径
序篇
第一章《唐宋帝国与运河》节略
一绪论
二高宗以后的东都与运河
三大唐帝国的极盛与运河
四大唐帝国的中衰与运河
五大唐帝国的中兴与运河
六大唐帝国的崩溃与运河
七北宋的立国与运河
八北宋帝国的崩溃与运河
九宋金对立与运河
十结论
上篇
第二章宋初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调整——以赵普为中心
一引言
二宋太祖时期政策之制定者——赵普
三宋初以收回地方财政权为目标之政策制定及推行
四结论
第三章重评“大明宝钞”
前言
一明代的纸币发行
二“大明宝钞”的流通问题
三“大明宝钞”的回笼问题
四“大明宝钞”的失败原因
结论
第四章均徭法与里甲岁办:明代江西役法改革的初步实践
一前言
二明初徭役制度的多重缺陷
三江西均徭法和银差的产生
四里甲岁办法和里甲均平的出现
五结论
第五章条鞭与四差——数字管理与江西役法改革
一前言
二徭役的急剧膨胀和负担不均
三四差之一:里甲银
四四差之二:均徭银
五四差之三:驿传银
六四差之四:民壮银
七江西一条鞭法的评价
八结论
中篇
第六章从人口、物价、工资看17~18世纪的国民生活水平——《清朝乾、嘉之后国势衰颓的经济原因》导读
一清代人口与国势衰颓之关系
二从物价上升看人民生活水平
三工资大幅下降下的生活水平
四结论
第七章传统煤炭工业的生产及其局限
一煤矿生产技术和生产规模
二煤炭市场运销
三结论
第八章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官僚化现象(1878~1893)
一织布局的筹建及草创时期的艰困
二停滞不前:1880—1887年织布局的困境
三正式营运:1887年的改组与投产
结论
第九章郑观应“专利经营”建议及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实践
一郑观应“专利”思想的提出
二上海机器织布局的设立背景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垄断特权
四十年专利的影响
五专利经营与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
下篇
第十章民族主义之经济基础——以清末民初之西北为例
一前言
二清末的新疆与蒙古
三辛亥革命时期的新疆与蒙古
四民族危机下之铁路建设与西北经济和国防
五结语:民族主义之经济基础
第十一章由盛转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企业个案分析(1925~1936)
前言
一业务过度扩充
二相对优势被市场消化
三内部管理不善
结论
第十二章评“十年建国”(1928~1937)
一“十年建国”的建设成就
二“十年建国”的局限问题
三结论
第十三章长江煤荒危机(1928~1932)
前言
一南北产销不平衡现象
二北伐战争对煤业的影响
三抚顺煤入侵下的长江煤业
四抵制日货与长江煤荒危机
五救济煤荒办法
结论
第十四章抚顺煤倾销下之关内煤矿业(1932~1936)
前言
一抚顺煤倾销的背景
二抚顺煤倾销的经过
三抚顺煤倾销关内的影响
四国民政府救济国煤的措施与其成效
结论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