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米生物技术学(第2版)
  • 纳米生物技术学(第2版)
  • 纳米生物技术学(第2版)
  • 纳米生物技术学(第2版)
  • 纳米生物技术学(第2版)
  • 纳米生物技术学(第2版)
  • 纳米生物技术学(第2版)
  • 纳米生物技术学(第2版)
  • 纳米生物技术学(第2版)
  • 纳米生物技术学(第2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纳米生物技术学(第2版)

正版,第1页有点划线,无水印,无印章

8 1.4折 58 九品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阳德 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20937

上书时间2024-06-27

云盟书阁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阳德 编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9
  • 版次 2
  • ISBN 9787030224354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47页
  • 字数 680千字
【内容简介】
《纳米生物技术学(第2版)》概要介绍纳米生物技术学的基本概念、研究的目标对象、产生、发展和国内外现状及展望;重点介绍了国内外纳米生物技术的前沿课题;详细介绍了各类纳米生物材料的来源、组成、理化和生物学特征、制备、应用、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和亟须解决的问题;论述了纳米载体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各种纳米药物的实验室制备方法、释药特征、稳定性、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内容以及最新进展;介绍了纳米中药的种类与特点,以及其在现代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讲述了纳米生物传感器的类型、特点及诊断技术;阐述了纳米技术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与基因工程相结合;还介绍了纳米探针与诊断技术,以及纳米科学常用的检测仪器与应用。
《纳米生物技术学(第2版)》可供纳米学研究相关方向的科研工作者、研究生、本科生参考。
【作者简介】
张阳德,临床医学外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注重理工医多学科结合,研发临床医学新项目。人生以勤谨创新、至诚求实、厚德助人为准则。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20世纪80年代后期获奖赴美国学习。1987年国际首创“经胆道镜下微爆破碎肝胆管内嵌顿结石临床应用”,1988年国内外领先研制“结肠镜下激光诱导结肠早癌自体荧光诊断仪”,并分别于1991年和2002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005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4年从事“磁纳米粒白蛋白阿霉素治疗晚期肝癌”研究为世界领先。1990年在美国将:PCR技术较早介绍到中国,编著了《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原理>一书,并研制了“风冷灯热式PCR仪”推广应用。1997年开展了我国首例肝隔离灌注治疗手术不可切除的晚期肝癌。2001年底成功进行了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的肝功能衰竭病人的背驮式肝移植。为使中国内镜医师与国际接轨,建议建立“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历经三年论证,2004年12月2日获国家主管部门批准成立并负责组建。
2001年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多学科内镜医学教材《内镜学》和《消化系统内窥镜》光盘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近年编著了《生物信息学》、《纳米生物技术学》、《纳米药物学》、《纳米生物分析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纳米检测仪器学》、《纳米生物材料学》等,陆续由科学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总主编临床诊疗手册(骨科、肝胆肠外科、胸外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麻醉科、普外科7本分册)。已发表论文127篇、中国和国际专利16项、获国家新药证书2项。获中国和国外奖、荣誉(美国杰出研究奖、美国世界成就奖、美国亚洲杰出教授奖、优秀回国人员、十大杰出青年、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湖南省优秀专家、湖南省优秀教师等)。每年主持承办全国或国际内镜医学大会。
现任中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任、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外科主任、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主席、中华医学会湖南内镜专业委员会主任、美国国际内镜医生协会副主席、美国亚洲国际交流基金会副主席、美国国际爆破工程师协会理事(肝胆管结石爆破)、国家863计划专家委员会专家和国家纳米科技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生物与医药组专家,中国内镜杂志、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美国纳米科学杂志主编。
【目录】
第二版序
第一版序一
第一版序二
前言
第1章概论
1.1概念
1.2纳米技术的发展史
1.3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国家发展战略
1.4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1.4.1诊断
1.4.2治疗
1.5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1.5.1品种改良
1.5.2促进生长
1.5.3饲料
1.5.4兽药
1.5.5肥料
1.5.6农药
1.5.7促进光合作用
1.5.8激素的调节与控制
1.5.9植物转基因
1.5.10食品加工
1.6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章纳米生物技术前沿
2.1纳米生物技术概述
2.2纳米生物学检测技术
2.2.1引言
2.2.2生物分子的纳米粒子标记和检测技术
2.2.3纳米通道技术
2.2.4磁共振波谱及成像技术在纳米尺度物质生物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2.2.5电化学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
2.2.6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2.3纳米操作系统
2.3.1引言
2.3.2纳米操作系统的概念
2.3.3典型纳米操作系统
2.3.4纳米操作系统的关键技术
2.3.5展望
2.4纳米机器人和纳米分子仿生学
2.4.1纳米机器人
2.4.2纳米分子仿生学
2.5纳米生物技术在未来计算机中的应用
2.5.1引言
2.5.2基于DNA的生物计算机
2.5.3细菌视紫红质与生物光学计算机
2.6生物芯片及其中的纳米技术
2.6.1引言
2.6.2基因芯片
2.6.3蛋白质芯片
2.6.4细胞芯片
2.6.5芯片实验室
2.6.6生物芯片的制作和分析方法
2.6.7纳米材料和技术在生物芯片中的应用
2.6.8传统的生物芯片与纳米生物芯片的比较
2.7纳米生物效应与纳米安全性
2.7.1引言
2.7.2问题的起源与国际国内发展势态
2.7.3纳米生物效应和安全性研究的几个方向
2.7.4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第3章纳米生物材料
3.1纳米材料的分类
3.2纳米生物材料的特性
3.2.1纳米生物材料的特异效应
3.2.2纳米生物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3.3纳米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3.3.1固相法
3.3.2液相法
3.3.3气相法
3.4纳米生物医学材料及其应用
3.4.1无机纳米生物材料
3.4.2有机纳米生物材料
……
第4章纳米药物载体
第5章纳米中药
第6章纳米生物传感器与诊断技术
第7章纳米技术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第8章纳米科学技术常用检测仪器与应用
纳米科技大事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