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口形貌学:观察、测量和分析断口表面形貌的科学
  • 断口形貌学:观察、测量和分析断口表面形貌的科学
  • 断口形貌学:观察、测量和分析断口表面形貌的科学
  • 断口形貌学:观察、测量和分析断口表面形貌的科学
  • 断口形貌学:观察、测量和分析断口表面形貌的科学
  • 断口形貌学:观察、测量和分析断口表面形貌的科学
  • 断口形貌学:观察、测量和分析断口表面形貌的科学
  • 断口形貌学:观察、测量和分析断口表面形貌的科学
  • 断口形貌学:观察、测量和分析断口表面形貌的科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断口形貌学:观察、测量和分析断口表面形貌的科学

正版一版一印,无笔记划线,无水印,无印章

888.88 九五品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赫尔 著;李晓刚 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16861

上书时间2024-05-10

云盟书阁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9-9.5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赫尔 著;李晓刚 译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0
  • 版次 1
  • ISBN 9787030257741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7页
  • 字数 46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材料腐蚀丛书
【内容简介】
  《断口形貌学:观察、测量和分析断口表面形貌的科学》译自利物浦大学和牛津大学教授DerekHull的Fractography一书,包括10章。第1章重点介绍了断口形貌学的学科本质;第2章用精美的图像展示了各种断口,并对断口形貌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描述;第3章介绍沿着三维双曲率表面扩展的裂纹;第4章着重介绍应力场效应;第5章介绍的是应力强度和断裂速度对于断口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第6章中将介绍晶体解理;第7章中介绍界面和相间裂纹扩展;第8章中将介绍延性断裂;第9章对裂纹扩展时,驱动裂纹扩展的条件发生变化所导致的断口表面形貌特点进行了说明;第10章从微观结构分析和失效分析等方面介绍断口形貌分析的应用。
  《断口形貌学:观察、测量和分析断口表面形貌的科学》适合本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以及相关行业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失效工程师使用。
【目录】
《材料腐蚀丛书》序
中文版序
译者的话
简介

致谢
第1章断口表面形貌观察、测量和分析的有关概念
1.1观察的角度
1.2尺度问题
1.2.1概述
1.2.2分形几何学
1.2.3微观结构尺寸和应力场
1.3什么是裂纹
1.4裂纹的起源
1.4.1引言
1.4.2形变导致的裂纹形核
1.4.3裂纹形核的其他问题
1.5裂纹的力学和微观力学
1.5.1引言
1.5.2椭圆孔和裂纹周围的应力场
1.5.3裂纹扩展的Griffith和Irwin临界条件
1.5.4其他问题
第2章观察、描述和测量断口表面形貌:相关基础以凯顿石为例
2.1正确观察三维形貌图的方法
2.2历史概要
2.3什么是凯顿石
2.4Hooke的观察
2.5光学显微镜
2.5.1肉眼观察
2.5.2概述
2.5.3分辨率和景深
2.5.4几何学的问题
2.5.5照明(度)
2.6光学截面和断口形貌细节的定量描述
2.7共焦扫描光学显微术
2.8SEM
2.8.1概述
2.8.2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
2.8.3分辨率、放大率和景深
2.8.4几何学方面的问题
2.9SEM和凯顿石
2.10断口表面研究的其他实验步骤
第3章倾斜裂纹
3.1双曲线型平滑曲线裂纹的演变
3.2加载模式
3.3几何约束
3.3.1倾斜和扭转的定义
3.3.2形成平滑表面的裂纹扩展
3.3.3裂纹扩展的实验观察
3.4在混合模式I-II下的裂纹扩展或演变
3.5裂纹弯曲
第4章河流花样
4.1河流花样的断口形貌特征
4.2晶体解理面上河流花样的形成
4.2.1裂纹和螺型位错相交形成的台阶
4.2.2晶体固体中的台阶高度的增大
4.3非晶脆性固体中的河流花样:Sommer实验
4.4应用干涉光学显微镜测量断口表面形貌
4.5不同固体中河流花样的实例
4.6河流花样台阶的形核
4.7台阶的分离
第5章镜面区、雾状区和锯齿带:表面粗糙度、开裂速度和动态应力强度
5.1镜面区、雾状区和锯齿带的含义
5.2粗糙度分布图的测量得到断口表面形貌
5.2.1Takahashi和Arakawa的实验
5.2.2粗糙度测量
5.2.3粗糙度参数
5.3粗糙度随Kd和v变化的几个例子
5.4粗糙度的起源
5.4.1扩展裂纹前端的微裂纹形核和扩展
5.4.2扩展裂纹前端的塑性形变
5.4.3微观分支的扩展与增加导致宏观分支和分叉
5.5AFM图像和形貌细节之间的关系
5.6渐进粗糙化的直接观察
第6章晶体固体的解理
6.1晶体解理
6.2关于晶体学方面的问题
6.3云母的解理
6.4锌的断裂
6.5方解石上的河流花样
6.6断口表面干涉图案的分析
6.6.1鼓泡和楔形处的干涉
6.6.2有银纹的聚合物断口表面的干涉
6.6.3瞬时断裂表面特征
6.7砷化镓的块断裂
6.7.1三点弯曲测试法
6.7.2确定解理面的取向
6.7.3粗糙表面
6.8体心立方金属(包括钢)的解理以及应力强度效应
6.8.1沿孪晶-基体界面的解理
6.8.2渐进粗糙
6.9定量体视显微镜和平坦刻面取向的确定
6.10多晶材料的解理断裂
第7章界面处的断裂
7.1界面处的裂纹
7.2界面和相间断裂
7.3断口形貌学的复型技术
7.4界面和相间断口表面的化学和物理分析
7.5晶体中的界面失效:晶间断裂
7.6复合材料中的界面失效:珍珠母
7.7界面断裂和微观结构细节
第8章延性断裂
8.1“延性”断裂的含义
8.2金属和聚合物的颈缩与拉伸
8.2.1纯金属
8.2.2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
8.2.3聚合物的冷拉伸
8.3杯锥断口
8.4小孔的形核
8.4.1组织的不均匀性
8.4.2聚合物中的纤维化
8.4.3银纹和断裂
8.4.4非晶金属(金属玻璃)中的剪切带
8.5扩展裂纹尖端处的延性断裂
8.5.1宏观观察
8.5.2裂纹尖端的分离过程
8.6一个地质学的等价解释
8.7共轭断裂表面的形貌特征
第9章裂纹动力学效应
9.1简介:声速和裂纹速度
9.2瓦纳线和应力波断口形貌学
9.2.1瓦纳线
9.2.2应力波断口形貌
9.2.3测量裂纹速度的其他方法
9.2.4其他的瓦纳线效应
9.3裂纹的不连续扩展:停止一继续
9.4在循环加载条件下裂纹扩展造成的裂纹前缘条纹
9.4.1机械疲劳
9.4.2收缩驱动开裂
9.5瞬时断裂形貌细节和环境效应
9.5.1瞬时断裂表面
9.5.2环境对裂纹形核和扩展机理的影响
9.5.3化学变化
第10章断口形貌学的应用
10.1断口形貌学的重要性
10.2微观结构分析
10.2.1在室温下呈脆性的材料
10.2.2软性材料的微观结构
10.3新材料开发和现有材料改进
10.3.1夹杂物(及微观组织)对钢的脆性的作用
10.3.2复合材料的韧性
10.4失效分析的诊断工具
10.4.1一般性问题
10.4.2实例
10.4.3储罐失效的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图1.1的分析:普通用途级聚苯乙烯的断口表面
中英文对照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9-9.5品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