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观剧日记 深入了解当代舞蹈和表演艺术的发展,探究艺术作品背后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和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刘冰著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纽约观剧日记 深入了解当代舞蹈和表演艺术的发展,探究艺术作品背后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和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刘冰著

纽约观剧日记 深入了解当代舞蹈和表演艺术的发展,探究艺术作品背后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和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刘冰著

98 4.9折 198 九五品

库存2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冰 著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4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界B

上书时间2024-06-25

翰墨画苑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纽约观剧日记 全彩印刷 92篇笔记 刘冰著

作者: 刘冰 著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04
版次:  1
ISBN:  9787552324945
定价:  19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纽约观剧日记》是作者于2016—2017年在纽约访学期间观剧的现场观察和评论,反映了当代艺术和舞蹈作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书以主观叙述和客观背景相结合的方式,将艺术坐标置于纽约的城市语境中,纵向跨越20世纪自现代舞发生至艺术蓬勃发展的当下,横向融瞰舞蹈、戏剧和影视之全局,力求从个人的视角探究美国表演艺术和媒介现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深入了解当代舞蹈和表演艺术的发展,探究艺术作品背后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和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本书共分为五个板块:艺术节、剧场与舞团演出季、舞蹈教育与公共空间、走进百老汇以及百老汇之外。艺术节板块主要记录了布鲁克林音乐学院新浪潮艺术节、林肯中心艺术节、白光艺术节等各大艺术节中上演的优秀剧目,如《李尔王》《午夜》《珠宝》等;剧场与舞团演出季板块主要记录了大卫•寇克剧场、乔伊斯剧场等上演的剧目以及优秀的演员,如巴兰钦、安娜•德瑞莎•姬尔斯美可、理查德•姆等;舞蹈教育与公共空间主要介绍了舞蹈与图书馆、博物馆,舞蹈与公园,舞蹈与电影,舞蹈的教育与传播之间的跨界合作与联系;走进百老汇主要记录了百老汇的经典剧目,如《礼物》《小狐狸》《汉密尔顿》等;百老汇之外则是记录了百老汇意外的戏剧,如《奥斯陆》《不眠之夜》等。除此之外,还有三篇对艺术节及剧院负责人的专访。

作者简介:
刘冰,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教师,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文学硕士,纽约城市大学皇后学院访问学者,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已出版译著《舞蹈,作为艺术教育》,合著《持器作舞》。为《中国电影报》《北青艺评》《舞蹈剧场》等报刊撰写多篇舞蹈及影视评论。工作出访30 多个国家个地区,如美国ABT芭蕾舞团,阿根廷国际舞蹈比赛,澳大利亚芭蕾舞团、丹麦国家芭蕾舞团等。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冰 著
  •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4
  • 版次 1
  • ISBN 9787552324945
  • 定价 19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纽约观剧日记》是作者于2016—2017年在纽约访学期间观剧的现场观察和评论,反映了当代艺术和舞蹈作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书以主观叙述和客观背景相结合的方式,将艺术坐标置于纽约的城市语境中,纵向跨越20世纪自现代舞发生至艺术蓬勃发展的当下,横向融瞰舞蹈、戏剧和影视之全局,力求从个人的视角探究美国表演艺术和媒介现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深入了解当代舞蹈和表演艺术的发展,探究艺术作品背后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和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本书共分为五个板块:艺术节、剧场与舞团演出季、舞蹈教育与公共空间、走进百老汇以及百老汇之外。艺术节板块主要记录了布鲁克林音乐学院新浪潮艺术节、林肯中心艺术节、白光艺术节等各大艺术节中上演的优秀剧目,如《李尔王》《午夜》《珠宝》等;剧场与舞团演出季板块主要记录了大卫•寇克剧场、乔伊斯剧场等上演的剧目以及优秀的演员,如巴兰钦、安娜•德瑞莎•姬尔斯美可、理查德•姆等;舞蹈教育与公共空间主要介绍了舞蹈与图书馆、博物馆,舞蹈与公园,舞蹈与电影,舞蹈的教育与传播之间的跨界合作与联系;走进百老汇主要记录了百老汇的经典剧目,如《礼物》《小狐狸》《汉密尔顿》等;百老汇之外则是记录了百老汇意外的戏剧,如《奥斯陆》《不眠之夜》等。除此之外,还有三篇对艺术节及剧院负责人的专访。
【作者简介】
刘冰,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教师,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文学硕士,纽约城市大学皇后学院访问学者,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已出版译著《舞蹈,作为艺术教育》,合著《持器作舞》。为《中国电影报》《北青艺评》《舞蹈剧场》等报刊撰写多篇舞蹈及影视评论。工作出访30 多个国家个地区,如美国ABT芭蕾舞团,阿根廷国际舞蹈比赛,澳大利亚芭蕾舞团、丹麦国家芭蕾舞团等。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