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味菊伤寒质难/民国伤寒新论丛书
  • 祝味菊伤寒质难/民国伤寒新论丛书
  • 祝味菊伤寒质难/民国伤寒新论丛书
  • 祝味菊伤寒质难/民国伤寒新论丛书
  • 祝味菊伤寒质难/民国伤寒新论丛书
  • 祝味菊伤寒质难/民国伤寒新论丛书
  • 祝味菊伤寒质难/民国伤寒新论丛书
  • 祝味菊伤寒质难/民国伤寒新论丛书
  • 祝味菊伤寒质难/民国伤寒新论丛书
  • 祝味菊伤寒质难/民国伤寒新论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祝味菊伤寒质难/民国伤寒新论丛书

2014年12月一版一印

98 九品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祝味菊 著;王致谱、农汉才 编

出版社福建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祝味菊 著;王致谱、农汉才 编
  • 出版社 福建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3
  • 版次 1
  • ISBN 9787533547028
  • 定价 2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208页
  • 丛书 民国伤寒新论丛书
【内容简介】
  《祝味菊伤寒质难/民国伤寒新论丛书》由祝味菊(1884—1951)口述,其弟子陈苏生(1909—1999)笔录,初名《师门问答录》,成书于1944年,后整理为《伤寒质难》。书中采用了师徒问难的体裁,故名“质难”。书中祝氏认为,中医是以正气为本的医学体系,中西医的不同之处在于“治人”与“治病”;《伤寒论》的六经病是人体正气抗邪所发生的六大类证候,分别代表了人体抵抗功能的五种不同程度,即太阳为开始抵抗,少阳为抵抗不济,阳明为抵抗太过,太阴、少阴为抵抗不足,厥阴为最后的抵抗;治疗的原则就在于维持人体合度的抵抗。他首先使用“八纲”一词来归纳中医的辨证纲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祝氏崇尚温阳,好用附子,人称“祝附子”。他认为阴生于阳,阳处于主导地位,阳气即正气,《伤寒论》即是重用温阳法的典范。
【作者简介】
  王致谱,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资深医史学专家,师承秦伯未、陈邦贤等,主攻民国时期中医学发展史。参编《中国医学通史》、《中医大辞典》、《中医人物辞典》、《中国急诊医学》(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中医痛证大成》、《实用中医临床手册丛书》等,主编《中国中医药五十年》“民国名医著作精华丛书”(“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温病大成》(“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等。

  农汉才,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参编“民国名医著作精华丛书”(“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温病大成》(“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等。

【目录】
周序
徐序
兰纳序
陆序
秦序
章序
自序
发凡篇第一
客邪区分有机无机篇第二
潜伏期篇第三(附邪正不两立说)
前驱期篇第四(附体温之生理及发热之病理)
进行期篇第五
极期篇第六
退行期及恢复期篇第七(附阴阳辨)
伤寒五段大纲篇第八
太阳篇第九(附药物四性五味之效用)
附辨温热病篇第十
少阳上篇第十一
少阳下篇第十二(附诱导论)
阳明上篇第十三
阳明下篇第十四
少阴上篇第十五
少阴下篇第十六
厥阴上篇第十七
厥阴下篇第十八

附:创设“中医实验医院”建议书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