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美学(潘知常美学)
他的看法非常有见地,切中问题的要害。他的论文,与笔者多年的看法,不谋而合;从不同的问题出发,竟然得到相近的结论。笔者极其希望这种有益的学术探讨带来更大的收获。
¥
138
¥
98
九品
库存3件
作者潘知常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60677
出版时间2023-02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98元
上书时间2024-11-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生命美学/潘知常 本书特色
他的看法非常有见地,切中问题的要害。他的论文,与笔者多年的看法,不谋而合;从不同的问题出发,竟然得到相近的结论。笔者极其希望这种有益的学术探讨带来更大的收获。 ——刘再复、林岗 随着朱光潜、蔡仪、吕荧等老一辈的相继去世,随着美学探讨的发展,美坛上也由老四派发展为自由说、和谐说、生命美学说等新三派。 ——周来祥 潘知常的生命美学坚实地奠定在生命本体论的基础上,全部立论都是围绕审美是一种*高的生命活动这一命题展开的,因此保持理论自身的一贯性与严整性。比较实践美学,它更有资格被称为一个逻辑体系。 ——阎国忠
生命美学/潘知常 内容简介
该著初版于1991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个崛起的美学学派——生命美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有名美学家、国内“生命美学”学派的领军人物潘知常教授在“而立之年”完成的美学佳作。该著“从0到1”,在中国美学目前**次提出了“生命美学”。目前,“生命美学”已经成为一个学派的正式名称,网上搜索也已3280万条。生命美学的“实践的人道主义”“自然界生成为人”“爱者优生”“我审美故我在”“审美活动是生命活动的必然与必需”等基本思路,生命美学所力主的美学的奥秘在人——人的奥秘在生命——生命的奥秘在“生成为人”——“生成为人”的奥秘在“生成为”审美的人,以及生命美学的三个核心范畴——“生命视界”“情感为本”“境界取向”,也都是在该著中业已悉数隆重推出。
生命美学/潘知常 目录
代前言 美学何处去
绪论一 生命活动:美学的现代视界
绪论二 从实践美学到生命美学
**章 因生命,而审美
**节 审美活动:享受着人的本质
第二节 理想生命的理想实现
第三节 *高需要的理想实现
第四节 自由个性的理想实现
第二章 关于审美活动
**节 审美活动的起点:自我审判
第二节 审美活动的内涵:生命的超越
第三节 审美活动的标准:终极关怀
第三章 生命的反诘
**节 美丑之间
第二节 丑:生命的清道夫
第三节 荒诞:丑对美的调侃
第四节 悲剧:丑对美的践踏
第五节 崇高:美对丑的征服
第六节 喜剧:美对丑的嘲笑
第四章 “美是难的”
**节 审美活动:对于自身价值的体验
第二节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第三节 美是自由的境界
第五章 审美活动的方式
**节 审美体验
第二节 在时间中征服时间
第三节 回忆:生命的反刍
第四节 想象:“阿米达的魔杖”
第五节 感性存在的历史生成
第六章 因审美,而生命
**节 人类为什么需要审美活动
第二节 审美活动:生成着人的本质
第三节 无神的世界与审美救赎
附录一 通向生命的门——生命美学三十年
附录二 生命美学:“我将归来开放”——重返80年代美学现场
附录三 生命美学:“归来依旧少年”——美学序幕的结束
点击收起
生命美学/潘知常 节选
“潘知常生命美学系列”总序 加塞尔在《什么是哲学》中说过:“在历史的每一刻中都总是并存着三种世代——年轻的一代、成长的一代、年老的一代。也就是说,每一个‘今天’实际都包含着三个不同的‘今天’:要看这是二十来岁的今天、四十来岁的今天,还是六十来岁的今天。” 三十六年前,1985年,我在无疑是属于“二十来岁的今天”,提出了生命美学。 当然,提出者太年轻、提出的年代也年轻,再加上提出的美学新说也同样年轻,因此,后来的三十六年并非一帆风顺。更不要说,还被李泽厚先生公开批评过六次。甚至,在他迄今为止所写的*后一篇美学文章——那篇被李先生自称为美学领域的封笔之作的 《作为补充的杂记》中,还是没有放过生命美学,在被他公开提到的为实践美学所拒绝的三种美学学说中,就包括了生命美学。不过,我却至今不悔! 幸而,从“二十来岁的今天”、“四十来岁的今天”走到“六十来岁的今天”,生命美学已经不再需要任何的辩护,因为时间已经做出了*为公正的裁决。三十六年之后,生命美学尚在!这“尚在”,就已经说明了一切的一切。更不要说,“六十来岁的今天”,已经不再是“二十来岁的今天”。但是,生命美学却仍旧还是生命美学,“六十来岁的今天”的我之所见竟然仍旧是“二十来岁的今天”的我之所见。 在这方面,读者所看到的“潘知常生命美学系列”或许也是一个例证。从“二十来岁的今天”、“四十来岁的今天”走到“六十来岁的今天”,其中,**辑选入的是我的处女作,1985年完成的——《美的冲突——中华民族近三百年来的美学追求》(与我后来出版的《独上高楼:王国维》一书合并),完成于1987年岁末的《众妙之门——中国美学心态的深层结构》,以及完成于1989年岁末的生命美学的奠基之作——《生命美学》,还有我的《反美学——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文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