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卦爻辞历史叙事研究
  • 《周易》卦爻辞历史叙事研究
  • 《周易》卦爻辞历史叙事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周易》卦爻辞历史叙事研究

适读人群 :大众每个人应当首先关心自己的灵魂,其次才是公共和平,尽管几乎不会有人把他们所见到的一片荒芜视为和平

298 138 九品

仅1件

四川德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益鑫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73767

出版时间2021-12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138元

上书时间2024-06-25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周易》卦爻辞历史叙事研究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每个人应当首先关心自己的灵魂,其次才是公共和平,尽管几乎不会有人把他们所见到的一片荒芜视为和平。 在我看来,如果有人真诚地希望拯救别人却又认为把别人折磨致死是正当的,即便在一个非基督徒国家里也会让人感到非常怪异。可以肯定地说,谁都不会相信这种行为是出自仁慈、爱心和善良意愿。 公民政府的全部权力仅与人们的公民利益相关,且仅限于掌管此生之事,与来世毫不相干。 我们已经证明,对灵魂的关切不属于官长。我的意思是,官长的职责乃是被法律所规定的,并以刑罚作为强制手段。但仁爱之关切则包括教诲、劝导和训诫,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定的。因此,对灵魂的关切属于自己,也只能留给他自己。 ——洛克

《周易》卦爻辞历史叙事研究 内容简介
作者认为,《周易》卦爻辞是历史叙事,其内容从文王初年伐商开始,到周公致政成王结束,反映了商周之变的整个过程。为此,本书详细考察了卦爻辞中关于“文王初年伐商”、“帝乙归妹”、“伐鬼方”、 “受命称王”、“行征伐”、“迁丰”、“武王克商”及太姒、周公等重大历史事件或人物事迹的系统叙事,又从叙事角度对六十四卦作了新的注释。进而,对《周易》的性质、作者,及从“文王易”到“孔子易”的演进过程等易学核心问题作出了新的判定,也为商周之际的古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周易》卦爻辞历史叙事研究 目录
上部《周易》本事考

绪论:《周易》本事3

**节《周易》的性质之争4

第二节《周易》是历史叙事17

第三节《周易》历史叙事的史学意义39

第四节《周易》即文王《易》51

**章《周易》文王初年事81

**节“周人伐商”82

第二节《震》:极度戒惧86

第三节《睽》:极度孤立93

第四节《出车》:南仲的问题99

第五节小结105

第二章《周易》帝乙归妹事107

**节顾颉刚的考证108

第二节《归妹》:归妹的过程111

第三节《屯》:从求婚开始118

第四节《小过》:危机的处理123

第五节《小畜》与《中孚》128

第六节《泰》与《否》135

第七节叙事列表140

第八节小结143

第三章《周易》太姒事145

**节《贲》:迎娶太姒146

第二节《渐》:太姒之羽仪151

第三节《家人》:太姒之有家155

第四节《思齐》:则百斯男159

第五节小结164

第四章《周易》伐鬼方事165

**节前人的研究166

第二节《既济》的叙事170

第三节《未济》及其他178

第四节小结184

第五章《周易》文王受命称王事186

**节《升》:用见大人187

第二节《观》:虞芮来宾196

第三节《损》:祭天称王之一203

第四节《益》:祭天称王之二210

第五节清华简《程寤》及相关问题218

第六节文王“受命”之说225

第七节文王“称王”之说228

第八节小结230

第六章《周易》文王征伐事232

**节《噬嗑》:吃喻233

第二节《剥》:床喻240

第三节《咸》:身喻之一245

第四节《艮》:身喻之二252

第五节《师》:行师257

第六节《解》:解难261

第七节叙事列表266

第八节小结268

第七章《周易》文王迁丰事272

**节《井》:始迁而治井273

第二节《丰》:修葺宗庙宫室276

第三节《灵台》:经营台池苑囿280

第四节小结283

第八章《周易》武王克商事286

**节历史记载287

第二节《同人》:双关叙事之一293

第三节《需》:双关叙事之二304

第四节《革》:革命叙事310

第五节小结316第九章《周易》周公事320

**节武王的遗产321

第二节《蛊》:周公践祚329

第三节小结340

第十章文王年表初定342

附录一: 论现代《易经》研究的理念、方法及其局限

——以古史辨派及其影响下的研究为中心351

**节理念:经学的史料化及疑古的思潮353

第二节契机:殷墟卜辞的发现和对比研究356

第三节现代《易经》研究的方法及其局限359

第四节历史主义的解构主义及可能的出路367

附录二: 《明夷》的叙事本义与义理阐释370

**节传统诠释及其困境371

第二节“明夷”的新解374

第三节《明夷》的史实377

第四节《明夷》试解383

第五节结束语:从叙事本义到义理阐释385

下部《周易》本事注

周易略论389

易注凡例395

01. 乾397

02. 坤401

03. 屯406

04. 蒙409

05. 需413

06. 讼417

07. 师421

08. 比425

09. 小畜429

10. 履432

11. 泰436

12. 否440

13. 同人443

14. 大有447

15. 谦450

16. 豫453

17. 随456

18. 蛊459

19. 临463

20. 观466

21. 噬嗑470

22. 贲473

23. 剥476

24. 复479

25. 无妄482

26. 大畜485

27. 颐488

28. 大过491

29. 坎494

30. 离497

31. 咸500

32. 恒503

33. 遯506

34. 大壮509

35. 晋512

36. 明夷516

37. 家人520

38. 睽523

39. 蹇527

40. 解530

41. 损533

42. 益537

43. 夬541

44. 姤544

45. 萃547

46. 升551

47. 困554

48. 井558

49. 革561

50. 鼎565

51. 震568

52. 艮572

53. 渐575

54. 归妹578

55. 丰582

56. 旅585

57. 巽588

58. 兑591

59. 涣594

60. 节597

61. 中孚600

62. 小过603

63. 既济606

64. 未济609

参考文献612

后记623

点击收起
《周易》卦爻辞历史叙事研究 作者简介
何益鑫,复旦大学理学学士、哲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哲学、《周易》。著有《成之不已:孔子的成德之学》《竹简章句讲疏》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