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主义通史 第二卷
  • 社会主义通史 第二卷
  • 社会主义通史 第二卷
  • 社会主义通史 第二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社会主义通史 第二卷

16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严书翰、胡振良 著;王伟光 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4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8-25

北京新华精品书社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严书翰、胡振良 著;王伟光 编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4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62624
  • 定价 5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72页
  • 字数 403千字
【内容简介】
  本选题2001年8月3日选题论证会通过,当时名为《科学社会主义史》,选题为我们自己提出并做出初步方案,约请中央党校组织专家撰写,经多次讨论后,确定为《社会主义史》,并于2002年申报,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国出版集团给予专项出版基金。现已列入总署庆祝建国6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中央党校经过多次审稿,四次修改,现已基本完稿。

  《社会主义通史:第二卷》由严书翰、胡振良主编,本卷论述1848—1895年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基本思想和重要事件。
【目录】
总序

导论

第一章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节 工业革命的发生和社会条件的成熟

一、工业革命产生的背景

二、工业革命的内容和实质

三、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条件

第二节 现代工人阶级的产生和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一、早期工人运动及其发展

二、工人运动发展到新的阶段

三、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第三节 近代科学发展的成果与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一、近代科学思想和科学成果

二、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三、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

第二章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一、马克思早期实践活动与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二、恩格斯早期实践活动与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伟大发现

一、唯物史观的发现和创立

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和创立

三、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历史意义

一、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二、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三、《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马克思恩格斯对革命经验的总结

第一节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活动

二、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及其意义

第二节 欧洲1848年革命与科学社会主义得到最初的检验

一、欧洲1848年革命的历史背景

二、革命的进程与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活动

三、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检验中发展

第三节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一、19世纪60年代的工人运动与第一国际

二、巴黎公社——无产阶级专政的最初尝试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总结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批判

第一节 蒲鲁东主义

一、蒲鲁东主义产生的背景

二、蒲鲁东主义的主要内容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蒲鲁东主义的批判

第二节 工联主义

一、工联主义产生的背景

二、工联主义的主要内容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工联主义的批判

第三节 拉萨尔主义

一、拉萨尔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拉萨尔主义的主要内容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

第四节 巴枯宁主义

一、巴枯宁主义产生的背景

二、巴枯宁主义的主要内容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巴枯宁主义的批判

第五节 伯恩施坦早期思想

一、伯恩施坦与伯恩施坦早期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伯恩施坦早期思想的批判

第五章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及其历史意义

第一节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灭亡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创造了物质前提

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四、实现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阶段和基本形式

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三、无产阶级革命的国际性

四、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

五、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

六、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必要条件

七、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第三节 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设想

一、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

二、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与本质规定

三、马克思恩格斯预测未来社会的基本方法和特点

第六章 第二国际的创立和前期活动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名人的社会主义思想

第一节 第二国际的创立和前期活动

一、第二国际产生的背景

二、第二国际的创立

三、第二国际的前期活动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名人的社会主义思想

一、李卜克内西的社会主义思想

二、倍倍尔的社会主义思想

三、拉法格的社会主义思想

第三节 考茨基前期的历史功绩和理论贡献

一、考茨基生平著作和活动

二、考茨基前期对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

第四节 普列汉诺夫的社会主义思想

一、普列汉诺夫的生平和活动

二、普列汉诺夫的社会主义思想

第七章 恩格斯晚年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节 恩格斯晚年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前提

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有了新的重大发展

二、对资本主义发展新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

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唯物史观的贡献

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对社会发展辩证规律的全面阐发

第三节 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发展新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与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一、对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的征兆和趋势的预见

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序言对资本主义发展新现象的阐述

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四、1888年美国加拿大旅行印象

第四节 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一、对无产阶级革命形势与斗争策略的深层思考

二、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系统构想

三、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

四、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

大事记

参考文献

本卷后记

结束语

总目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