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露沙的路(韦君宜著)
  • 露沙的路(韦君宜著)
  • 露沙的路(韦君宜著)
  • 露沙的路(韦君宜著)
  • 露沙的路(韦君宜著)
  • 露沙的路(韦君宜著)
  • 露沙的路(韦君宜著)
  • 露沙的路(韦君宜著)
  • 露沙的路(韦君宜著)
  • 露沙的路(韦君宜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露沙的路(韦君宜著)

品优,内页如新

8.5 九品

库存2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韦君宜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4-06

装帧其他

货号南1

上书时间2025-01-01

三輔書房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韦君宜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4-06
  • ISBN 9787020018079
  • 定价 8.5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内容简介】
自传体小说《露沙的路》反映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它是第一部以延安“抢救运动”为主题的小说,真实而毫无矫饰地再现了40年代延安边区的生活与种种景象。
【作者简介】
韦君宜,原名魏蓁一。女,湖北建始人,1917年10月26日生于北京。少年时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934年秋考入北平清华大学哲学系就读。第二年即积极参加学生救亡运动,加入民族武装自卫会。1935年12月投身“一二·九”运动,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在学生运动中是个出色的笔杆子,1936年3月31日北平大中学生追悼在狱中身亡的郭清同学的祭文,就出自她的手笔。
卢沟桥事变后,平津沦陷,她辍学离家流亡到南方去,在湖北地区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活动。1939年到延安做青年工作,编辑《中国青年》,还曾在晋西北和陕甘宁边区做过中学教师、报纸编辑、记者以及新华广播电台编辑等。这一时期。她还写过一些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中《三个朋友》和《龙》等影响较大。
解放战争中,韦君宜曾任区委干部,参加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前夕,在河北平山县参加筹备《中国青年》复刊工作。北平解放后,她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中国青年》杂志总编辑,经常在刊物上发表谈论青年思想的论文和随笔,这些文章后来编为单行本《前进的足迹》。此后她调任北京市委文委副书记,主管宣传工作。1954年她调作家协会,担任《文艺学习》主编。
1958年《文艺学习》停刊后,韦君宜下放到河北省怀来县农村劳动锻炼。1959年初回到北京、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并带职到长辛店二七机车厂参加编写该厂厂史《北方的红星》。1960年调入作家出版社(后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任副总编辑、总编辑、党委副书记、副社长、社长,直到1986年离休。
作为中央一级的全国最大的文学出版社的社长,韦君宜的工作是十分繁冗的。莫应丰的《将军吟》、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均获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茅盾文学奖),是她排除各种困难,亲自修订,主持出版的。在百忙中,她还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母与子》,中篇小说《洗礼》(获中国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中短篇小说集《女人集》《老干部别传》《旧梦难温》以及散文集《似水流年》《故国情》《海上繁华梦》等。
1986年4月,韦君宜不幸因患脑溢血导致右半身偏瘫;1987年1月初又因摔伤右臂骨折;1989年患脑血栓;1991年骨盆又不慎震裂……但是身体上一连串的打击并没有挫败她的意志。在病床上她就开始用瘫痪的右手练习写字。自1986年以来,她写出了几十篇散文和杂文,还完成了她的夙愿,不但写出了长篇回忆录《思痛录》,而且,一部反映青年知识分子在中国抗战时期心路历程的长篇小说《露沙的路》,也在1993年初脱稿。
2002年:1月26日12时33分在协和医院病逝,享年85岁。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