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谷学派生命哲学研究(精装)
  • 太谷学派生命哲学研究(精装)
  • 太谷学派生命哲学研究(精装)
  • 太谷学派生命哲学研究(精装)
  • 太谷学派生命哲学研究(精装)
  • 太谷学派生命哲学研究(精装)
  • 太谷学派生命哲学研究(精装)
  • 太谷学派生命哲学研究(精装)
  • 太谷学派生命哲学研究(精装)
  • 太谷学派生命哲学研究(精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太谷学派生命哲学研究(精装)

总序页有原藏者留言见图11,内页如新

35 5.4折 65 九五品

仅1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江峰 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2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桥4

上书时间2024-11-16

三輔書房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江峰 著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6028776
  • 定价 65.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51页
  • 字数 40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国学新知文库
【内容简介】
太谷学派是清朝嘉庆、道光年间由安徽池州石埭人周太谷创立的一个民间儒家学派。曾活跃于山东、江苏、安徽一带,在当时民间社会有较大的影响。该学派以《周易》为中心,贯通儒家群书,融会宋明儒学,内隐强诚之学,并且融通佛、道,其生命哲学思想尤其丰富。本书运用当代生命哲学的理论方法,从生命的认知、本体、价值、修养、境界等多维视域对太谷学派诸学说予以梳理,明确生命哲学在太谷学派整个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整合了太谷学派生命哲学思想体系,剖析了太谷学派的生命哲学特色,并突出了其在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感受生命、和谐生命、参悟生命诸方面的现代意义,论证了其在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社会和谐思想的构建以及哲学尤其是生命哲学理论的发展诸方面的现代价值。对太谷学派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民间儒家学派地位及其一定的宗教倾向也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
【作者简介】
江峰,1965年生,湖北赤壁人,1987年于湖北大学获法学士学位,2004年于湖北大学获得哲学硕士学位,2007年于厦门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任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道学研究中心兼职副教授。曾参与国家级重点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道教思想史》、《中国宗教的历史发展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工作。与人合著完成了《哲学视野中的信用研究》一书,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周易研究))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总序

绪论
一、太谷学派及其创立演化的概况
二、关于太谷学派的学术研究状况
三、太谷学派生命哲学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太谷学派生命哲学的发轫
第一节揭示儒圣绝学的生命之秘
一、以《周易》为中心
二、贯通儒家群书
三、融会宋明儒学
四、内隐强诚之学

第二节吸取佛教、道教的生命思想
一、对佛教生命思想的融通
二、对道教生命思想的融通

第二章太谷学派的生命认知观
第一节以生命为本位的格物致知说
一、格致知生
二、格致养生
三、格致全生

第二节以直觉为特点的经验认知说
一、一默而见
二、近取远取
三、耳诚目诚
四、求诸于心

第三章太谷学派的生命本体观
第一节太谷学派的生命本源说
一、赤黑二气的乾坤生成说
二、三道运化的人道生成说
三、身命合德的性命生成说

第二节太谷学派的生命结构说
一、对生命结构道德意义的评析
二、对生命结构易理旨趣的阐发
三、对生命结构三教通理的探究

第三节太谷学派的生命过程说
一、知始知终的参悟
二、了生了死的通达

第四章太谷学派的生命伦理观
第一节和于宇宙:礼祭、易道的天地感通
一、民间儒教的宗教性质
二、礼祭为重的神灵感通
三、生命和谐的易道推演

第二节和于人伦:仁德为本的价值取向
一、仁本说:敦仁纯德的价值追求
二、孝悌说:至深甚切的真情显露
三、师友说:亲师取友的为学之道
四、性情说:尽性贵情的生命关怀
五、重礼说:动容周旋的礼道盛德
六、至诚说:正心诚意的微言精义

第三节和于万类: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
一、木道说:三才之外的奇特立意
二、汛爱说:博爱众生的情感扩充

第五章太谷学派的生命修养观
第一节心息相依:寻求天人的交合通灵
一、贯通三教的“圣功”秘诀
二、“心息相依”的生命历练

第二节正养圣功:提升自身的生命能级
一、强诚之修:以仁德涵养生命的品质
二、退藏于密:微露艮背术的修炼旨趣
三、蓄养和气:平衡系统的养生功能态
四、大用坎离:践履圣功生命修养秘要
五、参同而同:巧点道门内丹术的天机

第六章太谷学派的生命境界观
第一节儒宗圣境的观念创立
一、神化的“人极”
二、道德的“人极”
三、审美的“人极”

第二节儒宗圣境的审美体验
一、音乐审美
二、诗文审美
三、易学审美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