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期新文学史研究资料(甲种)(全3册)
  • 新时期新文学史研究资料(甲种)(全3册)
  • 新时期新文学史研究资料(甲种)(全3册)
  • 新时期新文学史研究资料(甲种)(全3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时期新文学史研究资料(甲种)(全3册)

新时期新文学史研究资料 上中下

20 2.4折 82 八五品

仅1件

湖南娄底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孔范今、施战军 编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3

上书时间2024-05-23

墩墩图书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其中一本书角轻微破皮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孔范今、施战军 编
  •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4
  • 版次 1
  • ISBN 9787532924233
  • 定价 8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266页
  • 字数 1254千字
  • 丛书 中国新时期新文学史研究资料
【内容简介】
《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成就和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现有水平,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认识中国新时期文学提供科学的参照和理论依据,全面梳理、呈现和总结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历史和研究脉络。本套丛书分为甲、乙两种:甲种是关于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流派、文体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资料汇编,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女性文学、文学史、文艺思潮、戏剧九种;乙种是中国新时期代表性作家的个人研究资料汇编,包括陈忠实、路遥、贾平凹、莫言、张炜、王安忆、韩少功、余华、苏童九位作家。本套丛书资料的系统性、学术的科学性、观点的多元性、筛选的权威性并重,既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又能以最快捷的方式读到中国新时期文学最优秀的研究文章。每卷除精选各个领域最优秀成果外,还以附录方式展现相关研究的整体索引。
【目录】

中国新时期新文学史研究资料(上)

关于开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新局面的几点想法

关于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建议

新文学史研究中的整体观

现代文学史研究要破关而出

近、现、当代文学史的合理分工和一体化研究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漫笔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

像“史”的史——读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

当代文学不宜写史

当代事,不成“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讫时间问题

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

认真求实,共同探索——中国近、现、当代文学史分期问题讨论会纪实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特点

略谈鸦片战争以来文学史分期的几个问题

关于编写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的通信

现代文学研究的困惑与出路(笔谈)

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两次座谈

现代小说“群落”的开拓性研究——读严家炎著《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关于重写文学史

评“重写文学史”中的若干观点——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第四次学术讨论会纪要

《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总序

文学史研究的新收获——评杨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评价问题

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性反思

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

“分离”与“回归”——绘图本《中国文学史》(20世纪)的写作构想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评五四文学传统

我们如何成为“现代的”?

建立多元化的文学史观

现代文学中的现代性问题

中国新时期新文学史研究资料(中)

论中国当代文学

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学

当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

论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品格

现代文学研究的灵魂是什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人文内涵与现代中国的文艺复兴

论新文学史观的发展之路

新文学史概念提出的依据和意义

历史结构的悖论性与文学的补偿式调整和发展

二十世纪中国地域文化小说简论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论析

何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关于学术史编写原则的思考——从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谈起

“当代文学”的概念

学术史上的“现代文学”

文学史家的想象与宿命——文学史制度与“百年中国文学总系”

现代文学的观念与叙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谈

重构文学史:从观念变革到实践检验——“文学史写作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研讨会”综述

当代文学史的逻辑建构——兼评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思路

拐弯道上的思考——二十年来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点感想

试论当代文学史(1949—1976)的“潜在写作”

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笔谈

当代文学史写作:原则、方法与可能性——从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谈起

《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总序

文学史观的建构与对话——围绕初期新文学的评价

当代文学史写作的新思路及其可行性——对于两个理论问题的再思考

“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研讨会”笔谈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问题的几点思考

中国新时期新文学史研究资料(下)

作为文化现象的京派与海派

中国现代“诗的散文”发展及其嬗变

一个非文学性命题——“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观局限分析

对文学史观念的再认识(笔谈)——兼评吴炫的文学史观

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观念学术研讨会综述

走出困惑的历史理解力——《嬗变》对文学史研究的贡献与启示

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趋势

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观念笔谈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兼及“近代文学”问题

论近二十年文学与文学史断代之关系

文学史分期之我见

尚未完成的“现代”——也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

近百年的当代文学史研究

编写当代文学史的几个问题

当代文学史写作及相关问题的通信

给“当代文学”一个说法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几个问题

“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与文学史重构学术讨论会”综述

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与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

“锁定”历史,还是开放问题? ——关于当代文学的历史叙述

论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文学史重构

中国现代文学史“新文学”本位观批判

“历史”背后——关于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历史相关性问题

五四启蒙运动与文学变革关系新论

战后二十年文学论纲

当代文学史写作探索刍议——由当前四部文学史著不同的写作模式谈起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附录:新时期文学史研究资料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其中一本书角轻微破皮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