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美 剪纸,风筝,年画,织染绣,玩具,唐卡,面具脸谱,皮影,泥塑,木偶,全十册(带盒套)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美 剪纸,风筝,年画,织染绣,玩具,唐卡,面具脸谱,皮影,泥塑,木偶,全十册(带盒套)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美 剪纸,风筝,年画,织染绣,玩具,唐卡,面具脸谱,皮影,泥塑,木偶,全十册(带盒套)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美 剪纸,风筝,年画,织染绣,玩具,唐卡,面具脸谱,皮影,泥塑,木偶,全十册(带盒套)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美 剪纸,风筝,年画,织染绣,玩具,唐卡,面具脸谱,皮影,泥塑,木偶,全十册(带盒套)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美 剪纸,风筝,年画,织染绣,玩具,唐卡,面具脸谱,皮影,泥塑,木偶,全十册(带盒套)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美 剪纸,风筝,年画,织染绣,玩具,唐卡,面具脸谱,皮影,泥塑,木偶,全十册(带盒套)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美 剪纸,风筝,年画,织染绣,玩具,唐卡,面具脸谱,皮影,泥塑,木偶,全十册(带盒套)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美 剪纸,风筝,年画,织染绣,玩具,唐卡,面具脸谱,皮影,泥塑,木偶,全十册(带盒套)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美 剪纸,风筝,年画,织染绣,玩具,唐卡,面具脸谱,皮影,泥塑,木偶,全十册(带盒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美 剪纸,风筝,年画,织染绣,玩具,唐卡,面具脸谱,皮影,泥塑,木偶,全十册(带盒套)

正版一版一印,未翻阅

488 九五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邰高娣 著;王海霞 编

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3

版次1

印刷时间2013-03

印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8-23

和怡书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品好带盒套,书本干净未翻阅(见图)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邰高娣 著;王海霞 编
  • 出版社 湖北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3
  • 版次 1
  • ISBN 9787539459486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11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容简介】
  年画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早在汉代,民间就有在新年时画一神荼、郁垒一两位神人的形象于门上以驱邪避灾的习俗。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在门上贴象征大吉大利的鸡,用以辟邪祈福。唐代出现了以历史人物秦叔宝、尉迟恭为门神形象的门画,此举迅速在民间流传开来。宋代,年画正式形成。这一时期的雕版印刷、丰富的民间文化生活为年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开始出现了如风俗、戏曲、仕女娃娃等多种题材。明代,随着商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年画呈现出复兴之势,吉祥题材作品多种多样。到了清代,年画的题材可谓是包罗万象,制作更加精良,体裁也更加多样,画店作坊繁多,全国除了西藏外都在过年时贴用年画。清末至今,社会变革巨大,传统年俗逐渐式微,木版年画也随之衰落,目前全国只有十几家还保留着这项传统的工艺。
【目录】

前言
一、年画历史沿革
汉代——魏晋南北朝——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近代
二、年画的主要产地分布
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四川绵竹|河北武强
三、年画的制作工具及工艺流程
四、年画的保护与传承
五、年画作品赏析
(一)门画类
(二)历史故事类
(三)吉祥画类
(四)节俗和生活类
(五)戏出类
(六)纸马类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品好带盒套,书本干净未翻阅(见图)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