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性关系本乎阴阳:先秦儒家、道家经典中的性别意识研究
  • 两性关系本乎阴阳:先秦儒家、道家经典中的性别意识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两性关系本乎阴阳:先秦儒家、道家经典中的性别意识研究

61 八五品

仅1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贺璋瑢 著

出版社巴蜀书社

出版时间2006-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年3

上书时间2021-05-20

奭航书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贺璋瑢 著
  • 出版社 巴蜀书社
  • 出版时间 2006-12
  • 版次 1
  • ISBN 9787806599433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298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儒释道博士论文丛书
【内容简介】
《两性关系本乎阴阳:先秦儒家、道家经典中的性别意识研究》是作者的哲学博士论文,其主要内容是对先秦的儒家、道家经典中的性别意识的研究。《两性关系本乎阴阳:先秦儒家、道家经典中的性别意识研究》的第一章从神话、考古及最初的文献材料中考察社会结构的变迁对两性关系所带来的变化。第二章探讨先秦的儒家经典中有关性别意识和两性伦理的具体内容。第三章探讨先秦道家经典中有关性别意识的具体内容。第四章以《易传》、《吕氏春秋》为中心,探讨其对儒道性别意识的形而上学化与综合。第五章则侧重将中国先秦的性别意识与希腊古典哲学中的性别意识进行比较。
【作者简介】
贺璋瑢,1956年生,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2005年6月在广州中山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曾于2004年3月至2004年11月在香港中国神学院做访问学者、2005年8月-2006年8月在美国洛杉矶克莱蒙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为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著有《中世纪政教演义》、《枯竭的源泉——二十世纪人类的资源开发与耗损》。与人合著《宗教史概论》等,已在《哲学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与《世界历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引言
第一章殷周社会结构的变迁与性别关系礼俗的沿革
第一节先秦神话中的性别意识
一神话的意义——从根上说起
二说不尽的女娲
三其他女神的形象扫描
四对先秦女神神话的解读
第二节殷周之际社会制度与结构的变迁对性别关系的影响
一殷周之际社会制度与结构变迁简述
二从金文、甲骨文看殷周之际制度与结构的变迁所带来的性别关系的变化
第三节《尚书》、《诗经》与《周易》中的性别意识与礼俗的沿革
一《尚书》、《诗经》的性别意识
二习俗与文献中性别关系礼俗的沿革

第二章崇阳尚刚:先秦儒家的性别意识
第一节《论语》中的性与男女
一《论语》对性和男女之情的开明态度
二男女结合、婚配嫁娶
三男女有别
四夫妇有敬
第二节《孟子》中的色与男女
一孟子的“色”观
二婚姻礼仪
三灵活对待男女有别
第三节《荀子》中的欲与男女
一“欲”与“女色”
二婚姻礼仪
三夫妇之别与夫妇之道
第四节《礼记》中的礼与男女
一关于“礼”的说明
二《礼记》中性别意识的理据
三《礼记》中性别意识的具体内容
第五节郭店楚简《六德》中的男女之位
一《六德》中的性别意识是先秦儒学的一贯传统
二六位、六职与六德
第六节小结:先秦儒家性别意识的特点
一从家庭与社会的总体关系格局出发来思考两性关系
二从“正名”入手来重建包括两性关系的社会秩序

第三章崇阴尚柔:先秦道家的性别意识
第一节《老子》中的雌性之喻
一老子哲学中的雌性比喻
二老子的水观
第二节《庄子》中的阴阳虚静
一庄子对女性美的观察
二《庄子》寓言中的性别意识
三庄子的阴阳与虚静无为的思想
四认同儒家的重男轻女与男主女从等观念
第三节《黄帝四经》中的天道阴阳
一强调辨雌雄之节与“尚柔”
二阴阳思想
三以天道推演人事
四等级名分思想
第四节《管子》中的阴阳杂糅
一关于阴阳与虚静的论述
二对儒家性别意识的汲取
第五节小结:先秦道家性别意识的特点
一在有关宇宙的整体框架中看待两性关系
二将两性关系与阴阳关系起来思考
三“崇阴尚柔”
四对儒家的性别意识的吸收

第四章性别意识的形而上学化与兼容
第一节《易传》的性别形而上学
一阴阳是宇宙和人类两性关系与社会生活的基础
二刚柔一阴阳的特性与男女两性的理想气质
三合和一阴阳与男女两性的理想关系
四《易传》性别形而上学的积极意义
第二节《吕氏春秋》中兼容并包的性别意识
一宇宙论是《吕氏春秋》性别意识的理论根基
二“审分”和“定分”——对维护上下尊卑、贵贱有等的礼的重视
三对女德的重视
四强调“合和”的思想
第三节《易传》与《吕氏春秋》性别意识的特点

第五章比较文化视野中的先秦性别意识
第一节神话与宗教传统中女性的“降卑”
一神话与宗教传统中的“女祸说”
二“女祸说”产生的深层原因
第二节性别意识的先验基础与价值倾向
一“阴阳合和”与“灵肉对立”
二先秦经典与古希腊哲学的性别意识之不同的原因探析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