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8 高质量发展中的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8 高质量发展中的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

10 1.5折 65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伟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H10-6

上书时间2024-06-20

广领书店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伟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12
  • 版次 1
  • ISBN 9787301301470
  • 定价 6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94页
  • 字数 347千字
【内容简介】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要素投入规模的扩张来支撑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被称为“中国奇迹”。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工业国、大货物贸易国、大外汇储备国。具体来看,四十年来,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得到极大提高;扶贫开发进展显著,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人们生活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消费结构显著升级;社会就业成绩显著,城镇失业率处于较低水平;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以基本养老制度、基本医疗制度和生活保障制度为支柱的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建成。但同时也要认识到,中国的发展目前还存在较多短板:目前中国人民人均收入还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中国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中国在科学技术和教育方面与发达国家也有着较大差距;能源利用率较低,环境保护意识仍有待加强;发展不平衡问题严重等。本书共18章,系统地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的成就,对40年来的发展理念进行总结,并从产业结构升级、中等收入陷阱、营商环境、收入分配差距、技术进步、劳动力、金融改革等多个视角分析中国经济问题,同时关注当前热点问题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如人工智能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共享经济等,较全面地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
刘伟,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教育部首批“跨世纪人才”、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学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两次获得孙冶方经济学著作奖。研究及教学领域为政治经济学、转轨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产业经济学、国外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比较经济学、宏观经济分析。
【目录】
绪论
章新时代全面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增长
节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增长
第二节全面建设现代化下的经济增长
第三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四节以改革和开放推动内外部风险的化解
第二章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
节经济总量的国际比较及展望
第二节经济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第三章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
节从企业层面看“十三五”时期转型升级
第二节从增加值结构看产业结构升级
第三节从就业结构看产业升级
第四节总结
第四章GDP与发展观——从改革开放以来对GDP的认识看发展观的变化
节GDP的提出与我国否定GDP的传统
第二节对GDP的承认和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第三节GDP的局限与新发展理念的提出
第四节贯彻“新发展理念”与GDP增长
第五章新发展理念与“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
节发展命题的提出及实践中的困难
第二节中国对“贫困陷阱”的突破及主要经验
第三节“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与贯彻新发展理念
第六章如何改善中国营商环境?
节近年来中国营商环境明显改善
第二节当前中国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挑战
第三节关于改善中国营商环境的几点建议
第七章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与宏观调控
节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
第二节2018年中国经济的自然走势
第三节中国2018年的宏观调控
第八章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原因和对策研究
节引言
第二节文献综述
第三节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演变的原因探究
第五节调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建议
第六节总结
第九章技术进步减少了劳动力需求吗?
节引言
第二节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制
第三节新古典的劳动力需求模型
第四节技术进步长期来看增加了就业总量
第五节总结及评论
第十章中国经济目标增长率的确定
节文献综述
第二节经济增长对非农劳动力需求的拉动作用的估算
第三节经济增长分别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力需求
的拉动作用的估算
第四节中国经济目标增长率的确定
第五节结语
第十一章共享经济:动因、问题和影响
节引言
第二节共享什么?
第三节共享经济发展的原因:技术进步
第四节共享经济对宏观经济运行和管理的影响
第五节共享经济的影响
第六节共享经济对政府、市场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
第七节总结
第十二章理解中国金融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范式的解释框架
节引言
第二节理论分析基础:金融体系的制度内涵
第三节早期垄断金融体系的形成逻辑及制度悖论
第四节垄断竞争金融体系的发展
第五节未来金融改革的主线与领域
第六节结论性评论
第十三章内生性金融成长与中国金融结构的动态演进——基于制度金融范式的分析
节引言: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制度结构
第二节内生性金融成长:垄断竞争市场形成与配置性效率的提高
第三节内生性金融成长的动力机制:从交易成本到制度成本
第四节内生性金融成长的边界:从自然状态到国家控制
第五节内生性金融成长的动态历程:基于国家效用函数的分析
第六节结论性评论
第十四章区域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金融环境的视角
节引言
第二节理论背景和研究假
第三节变量设置和数据来源
第四节模型设定
第五节实证检验
第六节结论与建议
第十五章基于新凯恩斯模型的最优需求管理政策研究——不同冲击下的最优财政政策工具
节引言
第二节模型
第三节模型线性化
第四节最优财政政策
第五节政府债务
第六节不完善金融市场
第七节总结
第十六章基于新凯恩斯模型的最优需求管理政策研究——最优区域间转移支付规则
节引言
第二节模型
第三节均衡动态
第四节最优转移支付规则
第五节债务援助
第六节敏感性分析
第七节总结
第十七章基于新凯恩斯模型的最优需求管理政策研究——不同风险分担下的最优转移支付规则
节引言
第二节基准模型
第三节产品替代弹性与转移支付
第四节本土偏好与转移支付
第五节总结
第十八章基于新凯恩斯模型的最优需求管理政策研究——最优资本管制规则
节引言
第二节模型
第三节最优资本管制规则
第四节福利分析
第五节资本管制规则检验
第六节总结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