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傲慢的地产
  • 傲慢的地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傲慢的地产

5 1.5折 32.8 九五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苏言、潘卫民 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2

羽扬书斋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苏言、潘卫民 著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1
  • 版次 1
  • ISBN 9787214076847
  • 定价 32.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212千字
【内容简介】

  《傲慢的地产》——霸道的地产
  《傲慢的地产》——中国第一部关于房地产批判的图书! 
  假若地产泡沫爆炸,中国会怎样? 这是中国地产界狼和狈的真实故事。政府推高了地价,地产商操纵了中国媒体,蒙蔽了大众的判断力?而中介却对消费者连哄带骗。是哪些社会角色为了地产商那点贫瘠的乳汁,一头扎入他们的怀抱?! 究竟中国房价长时间居高不下的原因何在?草根阶层如何与天平的另外一端、最有钱的这一端,进行博弈,谜底尽在《傲慢的地产》。《傲慢的地产》客观、真实、深刻、针对性强、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苏言,祖籍重庆,现居上海。长期新闻工作经历,资深记者、作家。有著作10余部,内容涵盖社会时事、国际问题、财政经济。其中主要著作有:《2012地球悬念》、《维基解密》、《不要相信美国》、“逃离北上广”系列(《北京太势利》、《上海太昂贵》、《广东太竞争》)等,部分作品的版权输出到韩国、港澳台地区。
  潘卫民,现居河南。广泛涉猎财经、管理等领域,大学未毕业即在浙江某企业担任高管,毕业后以卓越的策划能力与鉴识转战房地产营销策划领域,并成功创办房地产经纪公司。组织编写的《房地产营销策划》,一度成为该领域的经典教材。近年从事房产热点的观察与研究,颇有心得。

 

【目录】

序言 傲慢因为有钱

前言 谁是上帝

引子 反物质——失控的黑马霸业

【 第一章 】

中国房地产黑洞传说

在我们开始深入挖掘中国地产傲慢内幕的时候,总有一种观点认为,如今国内大行其道的唯GDP主义正是这一切的原罪。尽管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一再声称,GDP不应再成为中国的经济主导,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经过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业占我国整体经济规模的比重早已超乎想象,成为不折不扣的支柱产业。如此一来,以高房价绑架GDP,一个完整的GDP霸权体系也就顺理成章地演变成型。然而,这一场疯狂上演10年之久的地产GDP霸权秀究竟始于何处?背后隐藏着怎样令人触目惊心的霸权产业链?面对重重黑洞,购房群众如何能在夹缝中艰难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光鲜的GDP数字掩饰下,庞大的地产泡沫将如何进一步损害国民经济的健康?……最终,我们将不得不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1. 绑架GDP的原罪

2.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令产业结构倒置

3. 经济鸦片--地产泡沫欲盖弥彰

4. 空置率见证经济社会安居悖论

【 第二章 】

废止GDP考核后的期待

房价高企,却又一房难求,这极不合理的房产市场无疑让开发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然而不要忘记,开发商实力再强,所能做的也仅仅是拿地卖楼而已,他们无法仅靠一己之力打造出今天这样的格局。于是,中国房产市场背后另一个巨大的利益既得者渐渐浮出水面……

著名经济评论家叶檀说,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土地财政就一直是拉动地方经济的重要杠杆。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获得巨额资金的手段早已众所周知,如此开发商成为政府变相的“金库”,地产收入直接影响地方财政,于是各项经济政策也不断向开发商倾斜,地方政府因此被成功绑架,形成垄断,房地产业的另一项霸权--政府霸权就此形成,房价居高不下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房产市场进行调控,但地方政府在GDP考核下,人们不得不怀疑,究竟有多少中央政令真正能被执行?限价限购能抑制房价上涨吗?经济适用房是否真能保证“居者有其屋”?在这场中央与地方、普通民众和既得利益者的角力中,究竟谁能占得上风?

2011年下半年,终于有好消息传来,四川、南京、广西等部分地市降低基层经济指标,乡镇不再考核GDP,此举被媒体喻为“具有标本意义”。

1. 财政当权--地方政府房地产闭门会议

2. 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同舟共济”

3. 暴力强拆的背后

4. 禁涨令下地王频现

5. 经适房用地:何时开发出别墅?

【 第三章】

媒体被开发商潜规则

西方社会将媒体定义为“第四权”、“公众的看门狗”,毫无疑问,媒体应该向公众负责,揭露事实真相,捍卫公共权益。然而在中国,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和自由批评空间的媒体,在面对地产商、报道房产问题纠纷时的表现,却始终为人诟病。

进入21世纪,我们不能说中国的媒体不作为,毕竟在很多问题上,媒体正在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可一触及地产业,抱歉,没用。我们很难简单描述媒体与地产商这两者间的关系,一方面,出于自身责任,媒体需要对地产界的负面消息进行曝光;另一方面,为了自身利益,又时常与之妥协,甚至沆瀣一气,隐瞒真相。当这种情况发展到巅峰,一张掩盖所有黑幕的关系网形成,媒体霸权就此产生。而这一切,究竟是谁的过错?当媒体与开发商媾和,谁来遏制这不受约束的霸权?这种潜规则又将如何影响整个房地产市场?

1. 媒体与开发商“和亲”内幕

2. 汪思远让媒介集体失声

3. 媒体炒房团的前世今生

4. 媒介成开发商喉舌

【 第四章 】

中介与开发商恶搞楼市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带动了一大批产业的兴旺,中介是这条产业链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如今,房产中介多如牛毛,尤其在一线城市,密集程度甚至超过超市便利店。理论上说,中介本应是一个平衡开发商与购房者利益的服务单位,然而由于地产商的强势,为了更多地攫取利益,许多中介选择与开发商紧密合作,甚至放弃道德底线、以谎言诱使购房者落入预谋好的圈套,建立起房地产业的中介霸权。

不论是在媒体、网络或是你我身边,购房者与中介的矛盾纠纷屡见不鲜。由于大多数人并不清楚购房的程序,这就给了房产中介可乘之机。对普通人来说,买房是终身大事,本希望通过中介寻求服务与帮助,却不料反而因此蒙受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一切究竟是谁的责任?在中介的生存法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问题?中介与房产商的默契,又是如何进一步加剧房价高涨的局面?在中介霸权下,民众的利益究竟何在?

1. 忽悠在地产前沿的大佬们

2. 罪恶链条--中介与开发商互结连理

3. 中天事件道出中介谎言录

4. 地产销售商哄抬房价内幕

5. 炒作租金,黑中介哄抬房价

【 第五章 】

开发商拉银行“入伙”

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发商为何总是如此牛气冲天?除了与地方政府“合作”获得政策上的支持以外,在庞大的市场背后,还有一股巨大的金融资本在为其撑腰,这就是永远不动声色、但影响力却大到无以复加的金融寡头霸权。

如今,许多手握巨资的投资者将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行业,向开发商发放贷款,牟取暴利,甚至自己摇身一变就成了房产商。这些金融寡头依靠自己在金融领域的关系和人脉,与银行开发商上下其手,暗箱操作,操纵房价,甚至进行无限度的疯狂信贷。通过不断的融资活动,银行、寡头、开发商结合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剥削和共享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利益,甚至不惜从事犯罪活动,共同制造出一个巨大的地产泡沫。在如此密不透风的金融关系网面前,我们又能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保持多大的信心?不改变,行吗?

1. 金融寡头现身房地产开发贷款

2. 豪门盛宴--开发商银行暗箱操作内幕

3. 开发商联合银行操纵房价

【 第六章 】

消费者仰望霸权之上

在房地产业众多霸权的欺凌之下,消费者无权,是普通民众最大的悲哀。对于中国人来说,中产阶层曾经是一个美好的憧憬,然而现实却让这种期望变成奢望。君不见,月收入过万的高级白领买不起北上广的一套普通住宅;即使祖孙三代拼尽全力凑够首付成功贷款买房的,也难免成为房奴,未来的大半人生都将为还贷所累。即便如此,在遭遇房屋的质量问题,或是遭中介欺骗,抑或被购房时的霸王条款束缚时,维权这件本应理直气壮的事,对许多人而言却是如此艰难。究其根本,是什么使得开发商、地方政府、金融寡头们拥有如此巨大的权力?又是什么,剥夺了买房者的正当权益?尤其在当人们千辛万苦还完房贷以为终于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时,却发现你所拥有的不过是区区70年的使用权。傲慢的地产,终有一天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尽管改革与调控已经开始,但一切何时才能得到真正的改变,仍然是个未知数。

1. 与中产擦身而过的房价

2. 被开发商“屏蔽”的白领

3. 海归买房遭遇雷人的售房伎俩

4. 让三代人欲哭无泪的婚房质量

5. 产权之殇--笑也70年,哭也70年

附录1 中日韩房价比较

附录2 中国地产尖端思想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