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排)农村社会学(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5排)农村社会学(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5排)农村社会学(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5排)农村社会学(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无写画

44 九品

仅1件

山东济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启臻 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1

版次2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启臻 编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11
  • 版次 2
  • ISBN 9787109119543
  • 定价 33.5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丛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农村社会学(第2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系统阐述农村社会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首先从静态到动态的两个视角阐述了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特点;然后又从社会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城乡关系和城乡统筹、农村制度变迁、农村发展规划以及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详细介绍了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及步骤,尤其是将参与式研究方法引入到农村社会学的研究中来,从而丰富了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农村社会学(第2版)》充分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充分借鉴和吸收了现有农村社会学教材和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成果,特别是从农业特点出发来分析农村问题,对农村社会学结构体系进行了尝试,是了解农民、农业和农村社会的基础教材。
【目录】
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中外学者对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看法
二、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三、农村社会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 农村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农村社会学的产生
二、农村社会学的发展
三、农村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农村社会学的意义
一、农村社会学丰富了人类理论认识的内容
二、农村社会学为农村发展的科学决策做出贡献
第二章 农民特征与新型农民培养
第一节 农民的内涵与特征
一、农民的内涵
二、中国农民的特征
三、中国农民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农民生活方式
一、农民生活方式的内涵
二、农民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三、农民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
第三章 农业特征与农业功能
第四章 农村组织与村落文化
第五章 城乡关系与城乡统筹
第六章 农村社会问题分析原理
第七章 农村制度及创新
第八章 农村发展及规划
第九章 新农村建设理论和实践
第十章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