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句典:国学名句中的智慧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学句典:国学名句中的智慧

58 全新

库存3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袁小兵

出版社时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sd02

上书时间2024-04-11

子瞻书店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袁小兵
  •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6
  • 版次 1
  • ISBN 9787519503635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内容简介】
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

  本书从政治军事、道德修养、个人奋斗、人才选拔、教育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提炼各类古代名句精华,在追根溯源的同时,究其意义进行解读,将“故纸堆”里的典故赋予“新生命”,不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作者简介】
袁小兵,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工作。涉猎广泛,尤其擅长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研究工作,对国学经典有独到见地。著作有《听王国维谈国学》、《人类简史》等。
【目录】
第一章 敬民为政: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003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003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004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005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

006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007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007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008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009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010 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011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012 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

013 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

014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014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015 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

016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017 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

018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018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019 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

020 气乱则智昏,智昏不可以为政

021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022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023 不能治其民,而能强其兵者,未之有也

024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025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第二章 立德修身:

宁静可以致远,淡泊可以明志

029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029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030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

031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032 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032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033 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034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035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035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036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037 吾日三省吾身

037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038 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

039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039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040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041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042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042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043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044 凡观物有疑,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吾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也

045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046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047 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

048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048 仁者不乘危以邀利

049 言忠信,行笃敬

049 失信不立

050 巧诈不如拙诚

051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052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052 以约失之者,鲜矣

053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054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054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055 但攻吾过,毋议人非

056 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

056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057 将相顶头堪走马,公侯肚里好撑船

058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059 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059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060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061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062 江海不与坎井争其清,雷霆不与蛙蚓斗其声

第三章 力学笃行: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065 一勤天下无难事

065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066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

067 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

067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068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069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070 行百里者半九十

071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07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072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073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

074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07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07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076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07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078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079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080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081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082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083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084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084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

085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086 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

087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088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089 疾风知劲草

090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091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092 天生我材必有用

093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093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094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095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095 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096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097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098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098 无以待之,则十百而乱;有以待之,则千万若一

099 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第四章 选贤任能:

人才不振,无以成天下之务

103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

104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105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106 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

    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

107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107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108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10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0 智者求同,愚者求异

111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112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113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13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114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115 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

116 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

116 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

117 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118 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119 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

120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121 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

121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122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123 善疑人者,人亦疑之;善防人者,人亦防之

124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25 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

126 黄金累千,不如一贤

126 与其用之之疑,曷若取之之慎

127 圣人先忤而后合,众人先合而后忤

128 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

129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第五章 革故鼎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33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134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134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135 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

    万事可成,其功可保

136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137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38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

138 有道以统之,法虽少,足以化矣;无道以行之,法虽众,

    足以乱矣

139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40 公生明,廉生威

141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142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142 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而论

143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144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145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

146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47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148 见骥一毛,不知其状;见画一色,不知其美

149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150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151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

152 名非无造,必从其实

153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

154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

155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155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56 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

15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58 是虽常是,有时而不用;非虽常非,有时而必行

159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60 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

161 非常之事,何得循旧

161 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愚,而终于愚矣

162 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163 不创前未有,焉传后无穷

第六章 经济民生:

万言经济略,策太平基

167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68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168 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入焉

169 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或专之,其害多矣

170 凡费财劳力而不加利者,不为也

171 不利而利之,不如利而后利之之利也

172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173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174 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

    衣食足则知荣辱

175 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

176 筑城者,先厚其基而求其高;畜民者,先厚其业而后求其赡

177 民者邦之本,财者民之心,其心伤则其本伤,其本伤则枝干颠瘁,

    而根柢蹶拔矣

178 国侈财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智生,奸智生则邪巧作

179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180 善治财者,养其所自来而收其所有余,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

181 物之贵贱,系于钱之多少;钱之多少,在于官之盈缩

182 不困,在早图;不穷,在早稼

182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

    和无寡,安无倾

183 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184 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

    是其祸也

185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85 六畜不育于家,瓜瓠荤菜百果不备具。国之贫也

186 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

187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188 财之多少有无,非古人为国之所患。所患者,谋虑取舍,定计数,

    必治功之间耳

188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189 用财有节,则天下虽贫,其富易致也;用财无节,则天下虽富,

    其贫亦易致也

190 主奢一则下奢一,主奢五则下奢五,主奢十则下奢十

191 忧民之溺,由己之溺;忧民之饥,由己之饥

192 愿移灾咎及予躬,免使苍生受憔悴

第七章 教育哲学:

无药可延卿相寿,有钱难买子孙贤

197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

    莫如树人

198 虽有至圣,不生而知;虽有至材,不生而能

199 夫善国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劝学

200 列士并学,能终善者为师

201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201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03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03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04 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205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206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

    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207 学者有二病:积学未厚而用之遽,养德未足而谈有余

208 学易而好难,行易而力难

209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210 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211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21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13 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

214 物无妄然,必由其理

215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恒也

216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217 不清不见尘,不高不见危,不广不见削,不盈不见亏

218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219 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

220 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

221 人之所欲,适与天相值实难

222 凡见识出于道理者第一,出于气质者第二,出于世俗者第三,

    出于自私者为下

223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

    虽敦必困

224 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

225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26 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

227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228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

    众必非之

229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30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231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32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232 非学无以成才,非志无以成学

233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34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235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35 好读书,不求甚解

237 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故需早教,

    勿失机也

238 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239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239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

第八章 军事谋略:

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

243 贫民伤财莫大于兵,危国忧主莫速于兵

244 军之败也,生于不义;法之侵也,生于不正

245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246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247 故凡兵有大论,必先论其器、论其士、论其将、论其主

248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250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251 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

252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253 善用兵者,用其自为用;不能用兵者,用其为己用

254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255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256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257 攻人以谋不以力,用兵斗智不斗多

258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260 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261 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

262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263 上下同欲者胜

264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265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266 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267 民勇者,战胜;民不勇者,战败。能壹民于战,民勇;

    不能壹民于战者,民不勇

268 攻在于意表,守在于外饰

269 几时拓土成王道?从古穷兵是祸胎

270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271 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

272 善为兵者阴谋。阴谋之守坚于城,阴谋之攻惨于兵

272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

273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274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75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第九章 历史文学: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279 疑今者,察之者;不知来者,视之往

280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281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82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83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

    此立文之本源也

284 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

285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286 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287 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

    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288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289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290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291 武人之刀,文士之笔,皆杀人之具也

292 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

293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293 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后世

294 文章切忌参死句

294 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炼意不如炼格

295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296 但写真情与实境,任他埋没与流传

296 才生思,思生调,调生格。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境,

    格即调之界

297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298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98 诗有天然物色,以五彩比之而不及,由是言之,假物不如真象,

    假色不如天然

299 句中池有草,字外目俱蒿

300 文章最忌百家衣

300 写出此身真阅历,强于饤饾古人书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