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生态学:城市之科学
  • 城市生态学:城市之科学
  • 城市生态学:城市之科学
  • 城市生态学:城市之科学
  • 城市生态学:城市之科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城市生态学:城市之科学

20 2.0折 99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徐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邬建国、刘志锋、黄甘霖 译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12

上书时间2024-06-24

万卷书院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邬建国、刘志锋、黄甘霖 译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8
  • 版次 1
  • ISBN 9787040481945
  • 定价 9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79页
  • 字数 8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生态学名著译丛
【内容简介】
  《城市生态学:城市之科学》是现代城市生态学的一本巨著,系统地阐述了城市中的生物、人工结构和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内容不仅涉及街道、草坪、公园、河流、下水道系统和工业区等各种各样的城市组分,而且还突出了城市-近郊-远郊-环城带浑然一体的城市景观镶嵌体理念。书中呈现了来自世界各地数百个城市的生态模型、数据和案例,涉及大量zui新的城市生态学的前沿理论和研究方法,图文并茂,表述生动。
  《城市生态学:城市之科学》不仅可以帮助城市生态学及相关领域的本科生、研究生、科研人员和城市规划从业者开拓视野,指引方向,同时,对于那些对生态学感兴趣,渴望解决日益增多的城市问题的热心市民来说,也不失为一本优秀的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理查德·福尔曼,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研究生院讲席教授,被称为“现代景观生态学之父”和“道路生态学之父”。先后在哈弗福德学院获生物学学士学位,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植物学哲学博士学位。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苔藓、鸟类和森林生态学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研究兴趣涉及景观生态学、道路生态学、城市生态学、交通网路系统以及土地利用规划与保护。Forman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科学与空间格局之整合,以探究人地和谐、共同繁荣的理论和实践范式。获得多项重要学术奖励和荣誉,包括美国景观生态学会“杰出景观生态学家奖”,并获得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和迈阿密大学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
  
  邬建国,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全球可持续性科学研究所“院长特聘杰出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入与环境系统可持续研究中心创始主任,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外杰出人才。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景观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城市生态学和可持续性科学。获得多项重要学术奖励和荣誉,包括美国科学促进会“杰出国际合作奖”、美国景观生态学会“杰出景观生态学家奖”和国际景观生态学会“杰出科学成就奖”。
【目录】
中文版序
译者前言
英文版序
英文版前言
英文版致谢
第一部分  概念框架
第1章  基础概念和原理
1.1  城市生态学概念
1.2  历史回顾
1.3  城市要素和生态学检验
1.4  人类及其活动
1.5  让城市生态学为社会服务
第2章  空间格局与镶嵌体
2.1  尺度、人工和自然格局
2.2  城市-乡村梯度空间模型
2.3  斑块-廊道-基底及其他空间模型
2.4  街区镶嵌体及其连接
2.5  城市区域、都市区和城市
第3章  流、运动和变化
3.1  流和运动的本质
3.2  边界和镶嵌体周围的流动
3.3  时异事殊原则
3.4  城市化
3.5  生态变化的速率与轨迹

第二部分  生态特征
第4章  城市土壤与化学
4.1  城市土壤概要
4.2  关键的自然与人为过程
4.3  土壤质地与有关属性
4.4  土壤中的生命
4.5  城市土壤化学
4.6  城市的地下部分
第5章  城市空气
5.1  微气候
5.2  能量与辐射
5.3  城市热效应
5.4  多样化的空气流
5.5  空气污染物及其影响
第6章  城市水系统
6.1  城市水流和水循环
6.2  地下水
6.3  清洁水供给
6.4  污水和腐污水
6.5  雨水和污染物
第7章  城市水体
7.1  城市湿地与池塘
7.2  人工洼地、池塘、湿地和生物滤池
7.3  城市溪流
7.4  城市河流
7.5  河流洪泛
7.6  城市滨海区
第8章  城市生境、植被和植物
8.1  城市植被和生境
8.2  城市植物
8.3  城市植物生物学
8.4  乔木和灌木
8.5  植物群落结构和动态
8.6  植物和城市生境破碎斑块
第9章  城市野生动物
9.1  物种类型
9.2  垂直结构、植被层和动物
9.3  栖息地空间格局和动物
9.4  野生动物活动
9.5  城市野生动物的变化和适应

第三部分  城市特征
第10章  人工结构
10.1  铁路
10.2  道路及相关特征
10.3  硬质表面与裂缝
10.4  宅地、庭园和草坪
10.5  建筑物
第11章  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
11.1  城市住宅区
11.2  近郊区和城市边缘带/远郊住宅区
11.3  城市中心商业区
11.4  分散在城市中的商业区
11.5  工业区
第12章  绿地、廊道和系统
12.1  城市农业
12.2  公园
12.3  多样的大型绿地空间
12.4  绿色廊道和网络
12.5  整合型城市绿地系统
后记
附录A:城市区域的正面与负面特性
附录B:公式
参考文献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