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度与行为经济学
  • 制度与行为经济学
  • 制度与行为经济学
  • 制度与行为经济学
  • 制度与行为经济学
  • 制度与行为经济学
  • 制度与行为经济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制度与行为经济学

10 1.8折 56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徐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阿兰·斯密德(Allan A.Schmid)、刘璨、陈国昌、吴水荣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089

上书时间2024-05-23

万卷书院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阿兰·斯密德(Allan A.Schmid)、刘璨、陈国昌、吴水荣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0052892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25页
  • 字数 37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内容简介】
  《制度与行为经济学》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终身教授阿兰·斯密德(AllanA.Schmid)博士的最新力作。作者以非凡的勇气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众多观点提出了质疑,扩大了人们对现实经济运行的认识的视野,向读者展示了新颖的观点。《制度与行为经济学》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对行为经济学、制度与组织的分析,又有人类相互依赖的根源、方法论、市场、技术与增长及劳动制度的阐述,更有对宏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变迁分析的展望。作者从信息不完全性,有限理性等假设入手,采用其建立的独特的研究制度与绩效之间关系的范式——SSP范式,即状态—结构—绩效范式,并把它作为一个通用范式的应用到政治制度、宏观经济制度、劳动力制度、技术制度等方面,为开展制度分析提供了很好的制度框架。作者不仅构造出完整的理论框架,而且采用了大量的案例分析,案例包括了一些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制度分析,因此中国读者阅读此书可能倍感亲切。
【作者简介】
  阿兰·斯密德(AllanA.schmid):生于1935年,1959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获博士学位,1956—1964年、1964—1968年分别为密歇根州立大学助理教授和副教授,1968年以来,为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国际知名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是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提出了状态—结构—绩效分析范式。在有影响的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8部,代表作有《财产、权利和公共选择》(中文版于1999年由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和《行为与制度经济学》:曾担任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美国国会和农业部等的顾问或者咨询专家。
【目录】
第1章制度与行为经济学原理
1.1制度分析
1.2作为观察单位的交易
1.3分析的层次与提出的问题
1.3.1影响分析
1.3.2变迁分析
1.3.3状态、结构与绩效
1.4理论:变量与过程
1.4.1变量
1.4.2过程(交易联系的方面)
1.5变量与过程的一些含义:制度的视角
1.5.1连续性与变迁
1.5.2集体行动
1.5.3国家理论(法律一经济联结)
1.5.4经济化、权力与知识
1.5.5制度经济学在政策分析中的地位

第2章行为经济学
2.1有限理性
2.1.1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
2.1.2模块大脑——多重自我与有限自我控制
2.1.3演化心理学
2.2情感与评价
2.3行为规则——代理的特征
2.3.1细节与缺陷的力量
2.3.2实用性
2.3.3参照点
2.3.4随着时间积累的经验:根据典型时刻的评价
2.3.5预言快乐一痛苦
2.3.6时间一变式偏好
2.3.7当一美元不等于一美元的时候
2.3.8对差别的感知
2.3.9沉没成本
2.3.10确认偏见
2.3.11自私自利与尊重
2.3.12公平
2.3.13厌腻
2.3.14惊奇
2.3.15设计输入
2.4行为法与经济学
2.5学习
2.5.1刺激、行为与加强
2.5.2暗示和图案
2.5.3信仰坚持
2.5.4你的快乐是什么?
2.5.5偏好的形成与变化
2.6从个人经历到制度与反馈
2.6.1演化理论
2.6.2不确定性
2.6.3个人与社会
2.6.4突创论
2.6.5学习与演化概要
2.7结论

第3章制度与组织
3.1人类与物质的关系
3.2行政管理与谈判交易
3.3组织(厂商)、制度与边界
3.4制定规则:国家
3.4.1国家与市场
3.4.2非正式制度
3.5社会选择(冲突管理)
3.5.1确定国家作为一个制度变量
3.5.2确定绩效变量
3.5.3道德选择的必要性
3.5.4合理价值
3.6结论

第4章人类相互依赖性的根源
4.1引言
4.2不相容
4.2.1外部性
4.2.2可持续性
4.3排他成本
4.3.1囚徒困境与其他博弈
4.3.2排除免费搭车者的方式
4.3.3公共资源
4.3.4制度变迁分析
4.3.5政策含义
4.4联合供给(其他使用者/使用的边际成本=O)
4.4.1其他使用者的成本
4.4.2政策含义
4.4.3避免与优先成本
4.4.4其他使用成本
4.4.5联合供给(MC—O)产品相互依赖性小结
4.5规模经济
4.6循环与积累因果关系
4.7交易成本与效益
4.7.1不对称的高信息成本
4.7.2签约(谈判)成本
4.7.3资产特征
4.7.4风险
4.7.5基于演化与能力的厂商理论
4.7.6交易成本小结与结论
4.8租金与寻租
4.9变化中的需求与供给
4.10社会情感产品
4.11小结
……
第5章方法论
第6章市场
第7章宏观经济制度
第8章技术与增长及制度
第9章劳动力制度
第10章政治制度
第11章制度变迁分析
第12章回顾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