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象共生中的族群与民族【书侧有切口】
  • 万象共生中的族群与民族【书侧有切口】
  • 万象共生中的族群与民族【书侧有切口】
  • 万象共生中的族群与民族【书侧有切口】
  • 万象共生中的族群与民族【书侧有切口】
  • 万象共生中的族群与民族【书侧有切口】
  • 万象共生中的族群与民族【书侧有切口】
  • 万象共生中的族群与民族【书侧有切口】
  • 万象共生中的族群与民族【书侧有切口】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万象共生中的族群与民族【书侧有切口】

无笔记划线 书侧有切口

37 5.4折 69 九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纳日碧力戈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3-09

墨林二手书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纳日碧力戈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3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56803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0页
  • 字数 353千字
【内容简介】
  《万象共生中的族群与民族》对国内外有关“族群”和“民族”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并将其置于人类日常的生活和社 会实践之中进行研究,认为族群和民族不可能单靠想象来建构,更不可能无中生有;族群和民族的建构要依赖符号认知和历史记忆,更要依赖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 尤其是耳濡目染的形物,更是不可忽略。笔者在书中批判性地运用美国指号学家皮尔斯的三元理论来研究族群和民族关系问题,指出各个族群和各个民族只能以协商 互利来求得和谐共生,摆脱二元对立,走第三条道路,由二生三。这种“三”的折中照顾了历史,照顾了差异,也照顾了发展,它指向万物归一,使人们有可能跨越 个人、家族、部落、民族、种族、国家、地区,认识到各个民族首先是生命体,他们相互之间以及和周围的各种生命和非生命现象之间可以共生并存,各自以对方为 生存环境,达致“美美与共”的境界。

【作者简介】
  纳日碧力戈,1957年生,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我国民族学人类学领域首位“长江学者”。曾任美国明尼苏达州卡尔顿学院人类学及亚洲研究伯恩斯坦讲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等职。现为复旦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重点基地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院长,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贵州师范学院中国山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山地民族研究集刊》主编,复旦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萨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
【目录】
绪论族群与民族的现象分析 

第一章 种族、族群与民族的辨析 

第一节 种族辨析 

第二节 族群辨析 

第三节 民族与民族主义辨析 

第四节 民族译名 

第五节 民族识别:综合与变通 

第二章 共同体的心象与物象 

第一节 指号三元观 

第二节 物象的感性特征 

第三节 心智的抽象特征及其象似回归 

第四节 交流与物物相指 

第五节 心物生三:指号生态 

第三章 文化分类与社会变迁 

第一节 社会如何分类 

第二节 双重时空观 

第三节 姓名文化的传承与革新 

第四节 都市里的象征舞台 

第五节 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 

第四章 族群民族面面观 

第一节 关键符号与民族研究 

第二节 语言意识形态与民族教育 

第三节 制度生态与民族区域自治 

第四节 影视中的族性 

第五节 原生态与活生态 

第五章  族群与民族:万象生态的重叠共识 

第一节  民族问题、符号理论与结构耦合 

第二节  以言行事与符号“仿真” 

第三节 民族共生与民族团结——指号学新说 

第四节  自觉、他觉与正义 

第五节  中国各民族的政治认同:一个超级共同体的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