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问必答——小学语文教学疑难答问(第五辑)
  • 有问必答——小学语文教学疑难答问(第五辑)
  • 有问必答——小学语文教学疑难答问(第五辑)
  • 有问必答——小学语文教学疑难答问(第五辑)
  • 有问必答——小学语文教学疑难答问(第五辑)
  • 有问必答——小学语文教学疑难答问(第五辑)
  • 有问必答——小学语文教学疑难答问(第五辑)
  • 有问必答——小学语文教学疑难答问(第五辑)
  • 有问必答——小学语文教学疑难答问(第五辑)
  • 有问必答——小学语文教学疑难答问(第五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有问必答——小学语文教学疑难答问(第五辑)

28.8 6.4折 45 九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杜永道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7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1号袋

上书时间2024-05-25

云南堂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杜永道
  •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7
  • 版次 1
  • ISBN 9787544482387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作者简介】
杜永道: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报》原主编、《语文建设》原副主编。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用语规范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立法用语咨询专家,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特约语言文字顾问,北京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语言与证据研究中心顾问。参与了2011年版的《标点符号用法》《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修订讨论和最终审定。

    目前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秘书工作》(中办秘书局主管)、《新闻研究》(光明日报社)、《语言文字报》、《语言文字周报》、《小学语文教师》等报刊开专栏写回答语言文字问题的文章,并答复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的语言文字问题。著作有《缺失的语文课》《缺失的语文课2》《缺失的语文课3》《说话的诀窍——解读〈红楼梦〉言语交际》《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常用字》《狐鬼见人道——解读〈聊斋〉80篇》等。
【目录】
第一部分 偏旁笔画 / 1

“电”字第二笔是横折还是横折钩 / 1

“爸”是什么结构 / 2

“成”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 / 2

“垂”的第几横最长 / 3

“垂”的正确写法 / 3

“鼎”“凸”笔顺之纠结 / 4

“兜”字到底怎么写 / 5

“噩”的笔顺 / 5

“冒”字的部首是什么 / 6

“甩”是半包围结构吗 / 6

“死”字的结构 / 7

“重”的笔顺 / 7

“竹”“见”是什么结构 / 8

“风”和“气”最后一笔的笔画名称 / 8

“着、看”属于什么结构 / 9

“兀”字是上下结构还是独体字 / 9

“垂”字的部首到底是什么 / 10

走之旁的第二笔是什么 / 11

 

第二部分 语音文字 / 12

“贾平凹”的“凹”怎么读 / 12

“绝处逢生”中的“绝”到底选哪个 / 12

这个“闷”字怎么读 / 13

“清平乐”中“乐”怎么读 / 14

“血”究竟怎么读 / 15

是“长留”还是“常留” / 15

“哎哟”的“哟”读什么 / 16

“菜籽”与“菜子” / 17

“供”的读音 / 17

哄闹的“哄”应该读第几声 / 18

介母是韵母吗 / 18

“筋疲力尽”与“精疲力尽”一样吗 / 19

“壳”的两种读音 / 20

“枳壳”的“壳”该怎么读 / 21

“麻沸散”中的“散”读几声 / 22

“衰”读“shuāi”还是“cuī”

/ 22

翁卷的“卷”怎么读 / 23

“系”的读音 / 23

“宿”的读音 / 24

“音容笑貌”的适用对象是什么 / 25

“枝折花落”中的“折”应该怎么读 / 25

“重”的读音 / 26

“佩戴”与“佩带” / 27

“爪”字究竟怎么读 / 28

“yuan”是不是三拼音节 / 29

“把你的脑袋拧下来”中的“拧”怎么读 / 29

“薄雾”中“薄”的读音 / 30

“奔”的两种读音 / 31

“绷得紧紧的”的两种读法 / 32

“比作”和“比做”一样吗 / 33

“不止”“不只”哪个对 / 34

“乘机”的“乘”怎么读 / 35

“黄澄澄”的“澄”读四声还是一声 / 35

“碧澄澄”的“澄”该怎么读 / 37

“垂蔓”的“蔓”该怎么读 / 37

“呆会儿”和“待会儿”哪个更好 / 38

“当天”该如何读 / 39

“当作”还是“当做” / 40

“敌人”一词到底该如何读 / 41

“地下”还是“地上” / 41

“叮铃叮铃”还是“丁零丁零” / 42

“风筝”的“筝”应该读第几声 / 43

“抚摩”能否换成“抚摸” / 43

“怪中听”的“中”读一声还是四声 / 44

“好容易”还是“好不容易” / 45

“好容易”是否妥当 / 46

“缴(zhuó)”指什么 / 47

“教头”的“头”该怎么读 / 47

“尽(jǐn)量”和“尽(jìn)量”的不同 / 48

“凯旋”后面需要加“而归”吗 / 49

“可望而不可及”还是“可望而不可即” / 50

“空落落”的读音 / 50

“蜡梅”还是“腊梅” / 51

“露”的读音 / 52

“模样”到底怎么读 / 53

“难以计数”的“数”读几声 / 54

“批示”一词的用法 / 54

“扑棱棱”的读音 / 55

“轻轻悄悄”中的“悄”怎么读 / 56

“散”的读音 / 57

“砂石”和“沙石”有何异同 / 57

“势不可当”的写法是否正确 / 58

“试验”还是“实验” / 59

“树阴”不要写作“树荫”吗 / 60

“说服”的“说”怎么读 / 61

“庭”和“廷”究竟该怎么写 / 62

“头昏脑涨”还是“头昏脑胀” / 62

“推脱”是否应改为“推托” / 63

“下种”的“种”该怎么读 / 64

“想象”还是“想像” / 65

“笑眯眯”还是“笑咪咪” / 66

“咬着唇儿,提着裙儿”到底应不应该读成儿化音 /

67

“一”怎么读才正确 / 67

“杂兴”的“兴”怎么读 / 68

“在”第三笔出头吗 / 68

“喳喳”的读音 / 69

“章”是“立早章”吗 / 70

“这样地饱满”还是“这样的饱满” / 70

“着(zháo)地”还是“着(zhuó)地” / 71

“终身”与“终生” / 72

“转过街角”中“转”的读音 / 73

“钻”字的读音 / 74

“作比较”还是“做比较” / 75

“作客”还是“做客” / 76

“砂锅”还是“沙锅” / 77

《塞下曲》中的“塞”怎么读 / 77

ABB式形容词的BB怎么读 / 78

介母是否属于韵母 / 79

究竟什么时候才读轻声 / 80

是“驾”还是

“架” / 82

怎么区分“师傅”和“师父” / 82

这个“当”字应该怎么读 / 83

这个“结”字应该怎么读 / 84

这里的“膊”是否读轻声 / 85

这里的“更”读几声 / 85

这里的“精密”和“周密”是否准确 / 86

这里的“系”怎么读 / 87

这里的“转”怎么读 / 87

这两处的“着”怎么读 / 88

这样的音节“

Shaanxi”合理吗 /

89

整体认读音节有声母吗 / 90

“逢蒙”的“逢”怎么读 / 90

“薄”字在这里怎么念 / 91

“奔”在这里怎么读 / 92

“不可估量”的“量”怎么读 / 94

“似的”为什么是“的”不是“地”或“得” / 94

“一应俱全”中的“应”怎么读 / 95

“衣”是独体字吗 / 95

“自诩”与“自许”的用法 / 96

熬汤的熬怎么读 / 97

什么时候用“做”或“作” / 98

这里的“为”该怎么读 / 99

 

第三部分 词语句子 / 100

“开辟花园、建设大道”对吗 / 100

是“连结”还是“联结” / 100

“月落柳梢”作何解 / 101

“200千米”的写法妥当吗 / 102

“比作”还是“比做” / 102

“差不多……完全”是病句吗 / 103

“带”跟“戴”的不同 / 104

“弹跳”是名词吗 / 105

“梅花开的时候”该如何停顿 / 106

“品味”与“品位”怎么区别 / 106

“一支铅笔”还是“一枝铅笔” / 108

“质疑”跟“置疑”的不同 / 109

此处是“浓阴”吗 / 110

是“高兴地跳起来”还是“高兴得跳起来” / 110

怎样区分“环比”和“同比” / 111

这个反问句该如何理解 / 112

这个句子是反问句吗 / 113

这里“美轮美奂”用得对吗 / 114

这里到底有几句话 / 115

这里用“关掉”合适吗 / 115

这是病句吗

/ 116

这些相似的词语该如何有效区分 / 116

“快乐”和“快活”的区别 / 119

此处“踏踏”怎么读 / 120

如何区分“拜访”与“拜见” / 121

如何区分“联想”和“想象” / 121

是“穿项链”还是“串项链” / 122

这个句子有问题吗 / 123

这里的“在”字可以去掉吗 / 124

这是转述句吗

/ 124

 

第四部分 语法修辞 / 126

“恶狼般的眼睛”比喻是否恰当 / 126

连续两个反问句之说对吗 / 127

请教一个修辞的问题 / 128

“霜叶红于二月花”用了什么修辞 / 128

外貌描写是否包含神态描写 / 129

心理描写需要用双引号吗 / 129

“严密”与“搜查”之间是否“的”“地”都能用 / 130

这句话的修辞如何鉴定 / 131

这句话是运用了“对比”的修辞吗 / 131

这里的“抓”用得恰当吗 / 132

这样修改对吗

/ 133

“差不多……都”是病句吗 / 133

“慈祥的眼神”能否比喻成“深深的潭水” / 134

“霍金”一词在这个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 / 135

“连声说”后面的语句为什么只出现一次 / 136

“甜”味能闻出来吗 / 136

“一身乌黑发亮的羽毛”对吗 / 137

并列词语间使用逗号的几种情况 / 138

可否这样改叹号 / 139

拟人句中可以用比喻词吗 / 140

如何区别“作比较”与“打比方” / 141

如何区分比喻和拟人句 / 142

是设问句还是反问句 / 143

为什么这里加引号 / 143

怎样理解“飞动的白色旋涡” / 144

这个句子是不是“排比” / 144

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145

这句话是“拟人”还是“比喻” / 146

这句话是否可以缺少主语 / 147

这句话怎么缩句 / 148

这里是打比方吗 / 148

这里是否多余

/ 149

这里用“一行行”是否讲得通 / 150

这两个句子表达有问题吗 / 150

这两个句子是比喻句吗 / 151

这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 / 152

这是排比句吗

/ 153

这样的句式,是排比句吗 / 155

“二三月间”还是“二、三月间” / 155

“面呈菜色”是神态描写还是外貌描写 / 156

这里的“越……越……”用得恰当吗 / 157

介词短语真的不能作主语吗 / 158

破折号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 159

请问这里用了拟人吗 / 159

 

第五部分 标点符号 / 161

“如”后边的标点怎么加 / 161

此处为什么没有反引号 / 161

此处用逗号对吗 / 162

课文这处的标点是否用错了 / 163

这段课文为什么要一逗到底 / 164

这里的对话为什么没加双引号 / 165

这里的分号使用恰当吗 / 165

这里的省略号如何理解 / 166

这里的双引号是什么作用 / 167

“不敢,不敢”后面为什么没有标点 / 167

“冒号、逗号、冒号加引号”在“想法”后面如何用 / 168

并列的书名号之间要加顿号吗 / 169

此处双引号是特定称谓还是强调 / 170

单独的省略号算不算一个自然段 / 172

第二个破折号是什么作用呢 / 172

对几处标点符号的质疑 / 173

故事名要不要加书名号 / 174

关于破折号的用法 / 175

两个标点连续使用有什么要求 / 176

是否应加上顿号 / 177

为什么并列的书名号、引号之间不用顿号呢 / 178

这处的“…………”如何理解 / 179

这个分号的用法对吗 / 180

这个破折号是什么用意 / 181

这个引号到底起什么作用 / 182

这里的标点恰当吗 / 182

这里的引号用得对吗 / 183

这里为什么不用引号 / 184

这里为什么要用分号 / 185

这里用顿号还是逗号 / 186

此处引号是否多余 / 187

方括号的使用

/ 188

这里的点号适当吗 / 189

这里该用分号还是逗号 / 190

直接引语中还有直接引语时,提示语前的标点怎么用 / 191

 

第六部分 教材教法 / 193

语气助词发生音变,写法要不要变 / 193

“言必信,行必果”究竟该怎么解释 / 194

课文中的“哪”字用得对吗 / 194

拼读轻声该怎么教学 / 195

这个“他”是谁 / 196

这里的“们”字是否多余 / 197

这里说“离开”妥当吗 / 198

这是否算两个自然段 / 199

为什么两个资料袋所用的标点符号不一样 / 199

文章中的数字怎么表示 / 200

这段文字是几句话 / 201

第七部分 常识资料 / 203

茶叶是草本植物吗 / 203

偏旁和部首是同一意思吗 / 203

请问这几个成语是否来自寓言 / 205

“融”的字理

/ 205

如何区别独体字和其他结构的字 / 206

文艺性说明文和常识性说明文的区别 / 207

有的标点符号合用时如何占位才是规范的 / 207

这里的“第二天”具体日期是什么 / 208

“4千”的写法规范吗 / 209

“自言自语”后面需要加“说”吗 / 209

“松赞干布”中的“干”怎么读 / 210

不同工具书汉字归部为何不同 / 211

词牌名和题目之间该如何标注 / 212

反问句末用什么标点 / 212

古诗中韵脚的“斜”怎么读 / 213

教材为什么这么改 / 214

难道闽南语不是中国话吗 / 214

拼音字母的笔顺 / 216

如何用阿拉伯数字和中文数字表达 / 217

书信的格式包括几部分 / 217

书信的祝福语怎么写 / 218

为什么有的拟声词加引号有的不加 / 219

这个数据怎么读 / 219

这里的“三军”是什么意思 / 220

这种说法对吗 / 221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