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历史食家一同赴宴——古人的餐桌(第二席)
¥
33
6.9折
¥
48
全新
仅1件
作者芮新林 著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1-12-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芮新林 著
-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6
-
版次
1
-
ISBN
9787553522715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4页
- 【内容简介】
-
:
历史和饮食文化随笔,延续《古人的餐桌》的写作风格,从汉至明清的三百多本历代笔记中,寻到食物本味的描写、食物文化的精妙和与食物有关的逸事,成数十篇食趣之文,分为”蔬谷面饭””禽兽六畜””水产海鲜”和”其他”四辑。
- 【作者简介】
-
芮新林,自喻馋人,四十岁始为文。2010年著成《论语之旅——从孔子的吃喝玩乐说起》,先后在香港地区和大陆出版。2015年著成《小吃大味——寻访上海的200家小吃店》,在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之后,费时三年校看二百多本历代笔记(饮食部分),积累一百万原始文字,于2018年著成《古人的餐桌》。至2020年,校看书目多达三百本,累积文字上升至二百万,著成《古人的餐桌•第二席》。
- 【目录】
-
作者芮新林, 美食作家, 著有《论语之旅》《小吃大味》等书。历史和饮食文化随笔, 延续《古人的餐桌》的写作风格, 从汉至明清的三百多本历代笔记中, 寻到食物本味的描写、食物文化的精妙和与食物有关的逸事, 成四十六篇食趣之文, 分为“蔬谷面饭”“禽兽六畜”“水产海鲜”和“其他”四辑。穿越时空, 让今人与古人对话, 从中窥见中华饮食的博大精深, 以及千百年来一以贯之又不无发展的“民以食为天”的理念, 并于吃喝之外, 探寻人与食物、人与自然的关系。
内容摘要
历史和饮食文化随笔,延续《古人的餐桌》的写作风格,从汉至明清的三百多本历代笔记中,寻到食物本味的描写、食物文化的精妙和与食物有关的逸事,成数十篇食趣之文,分为”蔬谷面饭””禽兽六畜””水产海鲜”和”其他”四辑。
主编推荐
首先是读者对象。是对“饮食”和“文化”都有兴趣者。如果只管“饮食”,那吃出个酸甜苦辣咸来就完事了。而“文化”就没那么简单了,除了味道,还可以再深挖的太多了。“满汉席”菜单上的“獲炙哈尔巴小猪子”是什么?龙虾是不是舶来品?“千里莼羹”中的“千里”是地名吗?宋代的夜市上都有哪些点心售卖?海蜇很早于何时出现在古人的餐桌上?我国馔食黄鱼的历史有多久?……这些,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有根有据的答案。
其次是写作风格。是散文,注入了作者寄托于食物之中的人情,“汤清羹浓……更浓的,是父亲肩杠麻袋的身影!”(《骨间微肉》)是小说,“麻皮爷叔”于弄堂口每周上演一次“洋钉划鳝丝”的表演,活色生香,比“看武侠小说屠龙刀劈人”还要精彩(《蛇形之鱼》)。是学术论文,考证了“五谷丰登领奖台上”的“黍”,是如何“制律”“权轻重”,又是如何与“圭”“撮”“龠”“合”进行换算的(《有稷有黍》)。是侦探报告,通过对《调鼎集》全篇二十万字的逐字校勘,并比对了《本草纲目拾遗》《随园食单》《闲情偶寄》诸多笔记中的相关条目,校正了公开出版的《调鼎集》署名“清•佚名编”“清•童岳荐编撰”的结论,“断案”如下:“《调鼎集》为童岳荐及其后代(或后来)持有《童北砚食规》者,在《食规》基础上,添抄名人著作内容的一本菜谱。”(《菜谱疑案》)
再就是阅读方式。虽曰“赴宴”,不必正襟危坐,也不用前菜、正菜,冷盆、热炒地按顺序来,就当是自助餐吧,打开“菜单”,想吃什么就先点什么。只是在品尝不同的菜肴时,会邂逅不同的食家,他们是历代笔记的作者。历代笔记无疑是很“解馋”的书,许多笔记的作者,均乃大家。古代的大家可了不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懂吃会写。听他们聊吃的,或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