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设计与立法公正【一版一印内文全新】.
¥
19.99
8.3折
¥
24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汪全胜、谢晖、陈金钊、肖金明 著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3-4
上书时间2025-01-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汪全胜、谢晖、陈金钊、肖金明 著
-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3
-
版次
1
-
ISBN
9787209036566
-
定价
2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4页
-
字数
290千字
- 【内容简介】
-
很难想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甚至一个企业,没有规则及由此导致的秩序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作者本着对立法理论的兴趣与探索的乐趣,对我国立法权力以及程序制度的具体设计作出一些有意义的构想。
- 【目录】
-
《公法研究》总序谢晖(1)
自序(1)
第一部分立法权的配置及其行使
第一章立法权解读f3)
1.1立法权理论的历史演进(3)
1.2立法权范畴界说(11)
1.3立法权的性质(15)
1.4立法权的归属与行使f18)
第二章《立法法》与我国的立法体制(23)
2.1立法体制的内涵f23)
2.2立法体制的类型(25)
2.3立法体制模式理论上的探索(28)
2.4《立法法》与我国立法体制的具体设计(32)
第三章中央与地方立法权力的划分体制及其优化(38)
3.1中央与地方立法权力划分体制的探索路径(38)
3.2中央与地方立法权力配置体制的现状考察(42)
3.3中央与地方立法权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与原则(47)
3.4中央与地方立法权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化措施(52)
第四章政府立法权(59)
4.1政府立法权具有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双重性质(59)
4.2政府立法主体的权力范围(63)
4.3政府立法的一般程序(69)
4.4政府立法的监督方式及其实施(73)
第五章立法变通权(80)
5.1立法变通权的概念(80)
5.2立法变通权的类型(81)
5.3立法变通权的限制(85)
5.4对行使立法变通权的监督(87)
5.5立法变通权会破坏法制统一原则吗?(89)
第六章自治条例的制定权(92)
6.1自治条例与一般性地方立法(92)
6.2自治条例的立法范围(94)
6.3自治条例的变通权(96)
6.4自治条例的监督机制(100)
6.5问题与对策:自治条例制定权的完善(104)
第七章一授权立法(108)
7.1授权立法的类型(108)
7.2授权立法的位阶(111)
7.3授权立法的法治价值(114)
7.4授权立法的弊端考察(116)
7.5授权立法的限制(118)
7.6《立法法》对授权立法的规范(121)
第八章立法撤销权(127)
8.1立法撤销权的概念及功能(127)
8.2立法撤销权限的划分(129)
8.3立法撤销的根据(131)
8.4立法撤销的程序(133)
8.5法官能裁决法规范性文件无效吗?(135)
第二部分立法程序的完善设计
第九章建构立法准备制度(141)
9.1审视我国现行的立法准备制度(141)
9.2建立健全立法准备制度的必要性(144)
9.3建立健全我国立法准备制度的几点构想(146)
9.4制度设计:建立我国的立法助理制度(149)
第十章立法论证(155)
10.1立法论证的概念与功能(155)
10.2立法论证的主体(157)
10.3立法论证的内容(160)
第十一章立法的效益论证(167)
11.1立法成本及其构成(169)
11.2立法效益的内容(171)
11.3立法效益的测度以及立法效益实现的条件(174)
第十二章立法规划新论(179)
12.1立法规划与立法计划(179)
12.2中央立法规划与地方立法规划(181)
12.3立法规划与立法提案一.(184)
12.4立法规划制定的一般程序(186)
12.5完善立法规划制度的几点设想(189)
第十三章立法提案制度的完善(192)
13.1立法提案的界定(192)
13.2立法提案列入立法会议议程(196)
13.3建构完善的立法提案制度(200)
第十四章立法的正当程序(203)
14.1正当法律程序适用于立法吗?(203)
14.2何谓立法正当程序(207)
14.3立法正当程序的判断标准(211)
14.4如何完善我国的立法正当程序(216)
第十五章构建我国的立法听证制度(222)
15.1立法听证的概念(222)
15.2立法听证的功能(225)
15.3建立立法听证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28)
15.4立法听证程序规则的设计(231)
15.5立法听证的范围(237)
第十六章立法程序资源的优化配置(243)
16.1现行立法程序运行的反思(243)
16.2立法程序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和原则(247)
16.3走向完善的立法程序资源配置制度(252)
第三部分立法公正及制度保障
第十七章立法公正:从程序公正走向实体公正(259)
17.1立法程序的公正:看得见的公正(259)
17.2立法程序结果的公正:可接受的公正(264)
17.3立法公正:从程序公正走向实体公正(268)
第十八章立法公正与博弈均衡(273)
18.1立法公正与利益博弈(274)
18.2立法公正与价值均衡(279)
18.3立法公正的保障机制(283)
第十九章公民直接参与立法的制度及其发展(288)
19.1公民直接参与立法制度的实践渊源与理论基础(288)
19.2代议制民主下的公民直接立法的参与制度(292)
19.3现代社会公民直接参与立法制度的价值与功能(295)
19.4立法听证:我国现阶段公民直接参与立法的新形式(298)
第二十章立法回避制度(304)
20.1立法回避制度的法理基础(304)
20.2立法回避制度适用的范围(307)
20.3立法回避事由(312)
20.4立法回避的运作过程(315)
20.5建立我国立法回避制度的几点思考(319)
第二十一章法规规章的备案制度(324)
21.1法规规章备案的范围(325)
21.2法规规章备案程序机制的设计(328)
21.3法规规章备案的性质与功能(335)
21.4现行法规规章备案制度设计中的缺陷及完善对策(338)
第二十二章法规的批准制度(343)
22.1"批准"制度适用的范围(343)
22.2法规批准的程序(346)
22.3法规批准的性质与价值(350)
22.4批准法规的效力等级(353)
22.5结语:关于完善"批准"制度的几点建议(355)
第二十三章法规清理制度(357)
23.1法规清理的内涵(357)
23.2法规清理方式(360)
23.3法规清理机制(362)
23.4法规清理的功能(366)
参考书目(370)
后记(373)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