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力半的岁月:20世纪60-70年代内蒙古知青聚落纪实
  • 点力半的岁月:20世纪60-70年代内蒙古知青聚落纪实
  • 点力半的岁月:20世纪60-70年代内蒙古知青聚落纪实
  • 点力半的岁月:20世纪60-70年代内蒙古知青聚落纪实
  • 点力半的岁月:20世纪60-70年代内蒙古知青聚落纪实
  • 点力半的岁月:20世纪60-70年代内蒙古知青聚落纪实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点力半的岁月:20世纪60-70年代内蒙古知青聚落纪实

书皮破损,内页干净

16 1.7折 96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乡村历史文化编写组 编

出版社文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87

上书时间2024-06-2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乡村历史文化编写组 编
  • 出版社 文津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9
  • 版次 1
  • ISBN 9787805545905
  • 定价 9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91页
  • 字数 6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点力半”是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平原中部的一个小村落。“点力半”一词源于蒙语音译,即“甜水井”的意思。1969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成立。“点力半”变为二师十一团二连所在地。一批批来自北京、山西、内蒙、河北等地区的知识青年陆续抵达,最多时达500余人。“点力半”无疑是20世纪70年代“知青大潮”的一个缩影,几乎承载了整整一代知青所有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当年的那些知识青年们,基本上是初中毕业,年纪最小的年仅十五六岁,而今的他们,都已过了知天命的年龄,甚至两鬓斑白。那段历史让每个亲历者都铭记于心,在那个年代,对祖国的忠诚时刻被铭记着,无数个忠诚汇成了一代人的精神图腾,即便是再难耐的苦难,即便那段历史的底色是沉重的灰色,最后都会成为最宝贵的财富。这一群人的疼痛已经成为了时代的疼痛,乃至成为那个疼痛时代的经典符号。
  《点力半的岁月:20世纪60-70年代内蒙古知青聚落纪实》是知青这一群体的一部大规模的回忆录。是作为中国当代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一种独特的乡村形态、一个反映这种形态的再平凡不过的个案而编写出来的。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是乡村历史文化编写组,他们是亲历过和关注着乡村历史文化变迁的新老“知识青年”,包括学者、教师、干部、医生、工人、农民等各业人士。

  编写组的主要负责人张强,1969年3月插队到内蒙古建设兵团十一团二连,1978年回到北京。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院长、教授,多年从事对大城市郊区特别是北京郊区经济的研究,主持完成了中国第一部都市型农业的国家社会科学项目,其成果居国内领先地位。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研究成果于2002、2004年连获两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年获市科学技术奖1次,2008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年入选市教委拔尖创新人才。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大城市郊区经济及其“三农”问题解决对策,包括郊区城市化、乡村建设、都市型农业产业组织、城市农产品市场体系等。著有《北京郊区城市化探索》、《乡村与城市:融合发展的选择—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农本论—当代中国农民问题思考》等。

 
【目录】
序一心底里流淌出来的文字——读《点力半的岁月》有感
序二寻归兵团战士的心路
一、尘封的岁月往事
刘小燕:尘封的岁月往事
张强:我在点力半的日子
王智慧:16岁,我第一次离开爹娘
张宝珠:北京西去的列车
陆贤龙:我来自灯市口男中
郭苏晋:我的知青生涯
沈惠冬:入伍的那些事
崔一新:软磨硬泡来的通知书
程学联:兵团第一天
刘兰山:难忘的青春岁月
李廷松:我的特殊军旅生涯
赵桂芝:从张家口到边疆
李慧敏:离开包头那6年
郑建敏:1970年的春节
李炳钊:离开北京的年代
顾玉仙:洗床单
卢春英:入团
冯国英:兵团第一年日记
杨伍敏:沙丘忆事
刘曙霞:“毛泽东思想大学校”往事
栗建国:从山西兵团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
尹可祥:离开华北农垦兵团
张秀东:13年兵团生活
张立英:在兵团经历的4个“第一”

二、向遥远的青春致敬
朱岚岚:向遥远的青春致敬
冯素娥:二连,我的“娘家”
王晓滨:进山日记(1969年12月3日—1970年1月31日)
赵嘉鸿:进山宣传队回忆絮片
云贵辰:乌拉山峥嵘岁月
刘永福:支左
王秀芳:点力半逸事
李晓开:令人发笑的两件事
白玉虎:难忘的休息日
高江峨:狂野青春
李志和:看青
王建荣:麦收日记
李玉玲:冬夏二事
翟迎春:难忘岁月苦永记情谊甜
张怡兰:收玉米
钟俊花:想起挖渠那点儿事
闫明江:回忆畜牧排的几件事
常慧琴:畜牧排的人与事
褚振远:兽医卫生员
王毓英:放牛
鲍会来:喂猪
成耀:马倌
孙茂章:乌梁素海放牛
张建辉:从驭手到司机
高培鑫:做砖坯
张俊英:盖大礼堂

三、哦,我的机务班
陈锋:哦,我的机务班
张耀德:机务班的战友们
金世元:五桦犁翻起的浪花
邢胜军:机务班的故事
涂仁:难忘的人,难忘的事
韩志明:当铁匠和修理工
卢文玉:当连队卫生员,很苦很累
阮群:女卫生员的故事
朱纪录:军医的回忆
刘天祥:出诊
董曼丽:我们的卫生室
胡熙元:乌拉山采药
张秀月:理发推子
路壮新:炊事班长的记忆
刘凤英:3年兵团生活的回忆
张贵喜:伙房趣事
陈亚平:炊事班的一件小事
施策:擀面条
张利容:我在兵团当教师的那些日子
王玉英:托儿所的记忆
张卫红:我的第二故乡

四、我心中最美的芭蕾公主
王永芳:常青的记忆
路军:永不褪色的记忆
张福辉:二连生活小集锦
刘世考:只说两件事
佟泉顺:家书
赵志良:流沙岁月抚尘音
刘德芬:沙枣树、红烧肉及“黄色小说”
唐树锋:追忆我们的逝水年华
欧萍章:尴尬的事
张学成:当年我是出头乌
赵淑琴:受伤
李冬松:战友情深终生难忘
郭忠:回家
施小鲁:“装病”
张久春:给班长的一封信
郝伟:难忘的两年点力半生活
崔毅:女战士趣事二则
韩炎成:5只冻鸡
江千里:我的孩子叫“土坯”
孙振家:抽烟的故事
吕话美:有经历才叫人生
张建新:我生命中的两个女人
王来顺薛秀英:我们的兵团生活
侯芬芳:兵团婚事
高永红:撮合成的婚事
姚贵新:我的孩子

五、朋友一生一起走
高江宁:朋友一生一起走
刘惠羽:我记忆中的李指导员和毛连长
莫丹:艰难岁月战友情
王翠英:回点力半有感
张立红:尘封的岁月往事
高丹梅:回忆在二连的日子
李桂玲:那个年代我们是那么单纯
孟庆生:记忆中的知青歌曲
庞建:感悟人生,谱写“钢铁”华章
刘路光:记忆里的微光
阮石:当兵前后
王陆:从兵团到部队
张燕芬:难忘的病退之路
鲁葳:感恩
任清路:清道夫
孙建宇:河套季风,永恒岁月
毛燕:我记忆中的父亲

六、怀念战友章楠
刘小燕:章楠、章楠……
附录1969—1979年点力半战友名单
编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