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读本中国的饮食
  • 中国读本中国的饮食
  • 中国读本中国的饮食
  • 中国读本中国的饮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读本中国的饮食

3 1.9折 16 九品

库存4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乃燊 著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88

上书时间2024-06-2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林乃燊 著
  •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7831719
  • 定价 1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45页
  • 字数 6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150多万年的发展历程,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精美的陶瓷餐具,独特的茶、酒文化等,都体现出国与饮食的不解之缘。饮食文化以其独有的地域性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使中国当之无愧地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作者简介】
林乃燊1923年4月生,广东中山人。1961年北京大学先秦史研究生毕业。1961—1965年,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曾参加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及甲骨文整理工作。1965年至今,先后任教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学院、暨南大学等校历史系。现为暨南大学教授。主攻先秦社会经济史及甲骨文,旁及考古学、中国农业史、医学史、少数民族史及饮食文化史。近年带研究生,现已离休。已出版著作:《中国饮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佛山史话》(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中国饮食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待出版著作:《三代史论》、《甲骨文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史论集》。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有;《怎样理解中国奴隶社会的上限和下限》,《社会科学评论》1985年第7期;《关于孔丘的几个问题》,《北京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非儒四题》,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论坛》1998年第二期;《珠江三角洲的发育和佛山最早的百越聚落》,载《中国百越民族史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百越和诸羌开发西南的四个前驱族群》,《暨南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等。
【目录】
第一章中国饮食文化概述
一饮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二饮食文化的发生和烹调业在饮食文化中的地位
三中国饮食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四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现状和前瞻
第二章中国饮食文化的渊源
一旧石器时代烤肉飘香
二新石器时代炊烟四起
三夏商周饮食文化初结硕果
第三章中国饮食文化的蓬勃发展
一农业生产跃上新台阶
二食品制造业的新突破
三汉代的时尚饮食
四饮食文化著述大量涌现
第四章中国七大菜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经济中心南移
二七大菜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五章茶叶和米酒的故乡
一茶的起源及其商品地位
二茶韵悠悠
三六千多年的米酒世家
四酒与国民生活
第六章与饮食文化密切相关的三个重妻环节
一农业开发
二生态变迁
三民族交流
第七章饮食文化的两极世态
一钟鸣鼎食与数米而炊的饮食反差
二文学作品中反映饮食的两极世态
第八章饮食文化向其他文化领域的延伸
一向文字学延伸
二向政治哲学延伸
三向文学延伸
四向艺术延伸
五向养生学延伸
六向宗教延伸
第九章对饮食文化贡献较大的若干历史人物
一体现古代饮食文化三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二为中国饮食文化倾注活水的人物
第十章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和出色的历史性贡献
一饮食文化的特征
二中国饮食文化杰出的历史性贡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