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与就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劳动与就业

8.88 3.1折 29 八五品

仅1件

重庆九龙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彦、陈晓强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Y25

上书时间2024-05-22

雨桸1号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彦、陈晓强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2-07
  • 版次 1
  • ISBN 9787801497536
  • 定价 2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94页
  • 字数 360千字
  • 丛书 社会工作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既有对劳动、就业、择业、创业等问题进行的理论阐述,又有国内外关于劳动,就业等问题的相关政策的介绍,还有关于劳动、就业、择业、创业中一些技术、技巧性问题的叙述,体现出该书具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该书对指导就业,特别是指导大学生择业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全书文字顺畅,图表多,资料丰富,实用性强。
  
  
【目录】

劳动篇
第一章 劳动概述
第一节 劳动的含义、特征和分类
一 劳动的含义
二 劳动的特征
三 劳动的分类
第二节 劳动方式与劳动行为
一 劳动方式
二 劳动者行为及劳动行为
三 影响劳动行为的社会因素
第三节 劳动制度与劳动关系
一 劳动制度的含义
二 劳动制度的一般特征
三 劳动关系的含义和特征
 四劳动关系的类型
第二章 劳动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一节 劳动力与劳动力资源
一 劳动力及其特征
二 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
三 劳动力资源的含义及特征
第二节 向劳动力资源投资
一 向教育投资
二 劳动力资源投资的特点
三 劳动力资源开发的途径
第三节 企业劳动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一 内容分析
二 工作分析
三 人员的配备、培训和发展
四 工作绩效评估
五 绩效评估中的误差
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概述
一 劳动力市场及其组成要素
二 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
三 劳动力市场的结构
四 人才市场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理论与运作
一 劳动力市场经典理论
二 劳动力市场配置模式
三 劳动力流动
四 影响流动的因素
五 劳动力流动的正负效应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一 劳动力供给的含义
二 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三 劳动力需求的含义
四 短期劳动力需求理论
五 长期劳动力需求理论
六 影响需求的宏观因素
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歧视
一 歧视的含义及表现
二 产生歧视的原因
第四章 劳动者收入分配
第一节 按劳分配及按生产要素分配
一 按劳分配及其实现条件
二 按生产要素分配及其必要性
三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二节 劳动工资
一 劳动工资的含义及构成比
二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三 工资决定理论
四 工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五 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六 我国劳动工资改革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 收入分配差别
一 工资差别
二 收入分配不平均
就业篇
第五章 就业概述
第一节 就业的定义和特征
一 就业的定义
二 就业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影响就业的因素
一 劳动力资源因素
二 经济因素
三 就业观念
四 社会保障因素
第三节 就业结构
一 就业结构及其变动规律
二 我国的就业结构状况
第四节 就业制度
一 就业制度的含义和作用
二 我国就业制度的历史演变
三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
第六章 就业政策
第一节 就业政策的一般构成
一 调节劳动力需求政策
二 调节劳动力供给政策
三 调节劳动力交换政策
第二节 主要西方国家的就业政策
一 美国的就业政策
二 瑞典的就业政策
三 日本的就业政策
四 英国的就业政策
第三节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
一 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
二 几种特殊的就业政策
三 鼓励就业政策
四 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展望
第七章 失业
第一节 失业概述
一 失业、待业和下岗
二 失业类型的划分
第二节 失业的衡量
一 自然失业率
二 失业率
三 失业警戒线
第三节 我国的失业问题
一 我国失业的特点
二 我国失业的原因
三 失业治理
择业篇
第八章 职业基础理论
第一节 职业概述
一 职业的含义
二 职业的特征和功能
三 职业分类
四 职业准入
第二节 职业选择
一 影响选择的个体因素
二 影响选择的社会因素
三 霍兰德人职匹配理论
第三节 职业地位和声望
一 职业地位
二 职业声望
三 职业声望实证研究
第四节 职业生涯
一 职业生涯的含义
二 职业生涯设计
三 比尔·拉福的方案
第五节 大学生就业指导
一 重在择业观教育
二 做好具体工作
第九章 求职准备
第一节 撰写简历
一 简历的格式和结构
二 电子求职简历
三 用E—mail发简历
第二节 准备求职信
一 求职信的结构和内容
二 求职信的撰写
三 求职信摘要
第三节 收集就业信息
一 就业信息的内容
二 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
三 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
第十章 求职面试
第一节 面试的含义、目的及基本范式
一 面试的含义
二 面试的主要目的
三 面试的几种范式
第二节 面试的问题
一 用人单位的问题
二 个人素质的问题
三 创新能力和行政职业能力的问题
第三节 面试的特点和语言技巧运用
一 面试的特点
二 口头语言技巧
三 体态语言技巧
第四节 面试的准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 应试者应遵循的准则
二 应试者应避免的问题
三 失败案例分析
第十一章 竞争与择优
第一节公务员考试
一 国家公务员制度
二 申论考试
三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第二节 社会需要的大学生
一 通过社会调查看需求
二 人才测评
第三节 知识女性的就业
一 女性就业难解析
二 女大学生的择业趋向
创业篇
第十二章 高技术对工作的影响
第一节 高技术是什么
一 高技术的认定标准
二 职业结构标准的应用
第二节 高技术与职业结构变革
一 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之争
二 整体的分析
三 朝阳工业与夕阳工业
第三节 就业结构变革的测度
一 服务业的增长
二 专业与技术领域的增长
三 信息业的崛起
第四节 重新思考工作
一 将来有足够的工作机会吗
二 缩短工作时间
三 缤纷的工作世界
四 新的工作意义
第十三章 未来工作展望
第一节 网络发展对职业的影响
一 网络衍生新职业
二 网络经济与创业
三 网上招聘浮出水面
第二节 WTO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一 WTO重构就业空间
二 人才竞争国际化
三 WTO促进就业体制改革
四 WTO与大学毕业生就业
五 入世后热门职业展望
第三节 大学生与“知本家”
一 让“创业梦”成为现实
二 校园创业潮
三 风险与成功
四 “海归派”的创业
附录1人事代理
附录2风险投资
附录3部分人才招聘和就业网址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