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解码思辨与审美)
  • 文学(解码思辨与审美)
  • 文学(解码思辨与审美)
  • 文学(解码思辨与审美)
  • 文学(解码思辨与审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学(解码思辨与审美)

文学(解码思辨与审美)(全新未拆封)

15 全新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彭松乔 著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12-03

武汉书香院书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彭松乔 著
  •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4
  • 版次 1
  • ISBN 9787216103305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4页
  • 字数 274.0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稿以源于文学实践的“问题意识”为出发点,从解码、思辨与审美的角度,对中国文学中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个案研究。全书包括“诗歌研究”“小说研究”“理论探索”“综合研究”四个部分。“诗歌研究”中的几篇文章,既有对当代旧体诗词方面的论析,也有对中国现当代诗人和诗歌现象的探询,还有对中西方古典诗歌意象的比较。“小说研究”中的几篇文章,既有从生态批评角度对古代经典作品和现代作家作品的重新审视,也有从地域特色角度对荆楚作家创作风格的剖析,还有一篇是对当代作家长篇小说人物形象的研究。“理论探索”中的几篇文章,则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角度,反思和探寻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境遇、现状、命题和路径。“综合研究”中的几篇文章,则将研究视域扩展开来,对一些难于归类却又是文学研究中不得不予以重视的个案,展开综合分析。其中,大部分文章均已在学术杂志上公开发表。
【作者简介】
彭松乔,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江汉大学中文系主任、人文学院副院长,兼任江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负责人、江汉大学“双品质”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湖北省文艺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文学和美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在《社会科学战线》《民族文学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光明日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生态视野与民族情怀――生态美理论及生态批评论稿》《生态视域中的文学与美学研究》,主编或参编“探索与创新――江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与实践论文集》《新编文学理论教程》《20世纪中国文学生态意识透视》等著作多部,主编“江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术文库”丛书一套。
【目录】
诗歌研究
  狂飙为我从天落――诗词审美特征论
  风雅不忘由善变,光丰之后益矜奇――当代中华诗词的时代精神论析
  抒写新时代传承雅基因――新世纪旧体诗词群众性创作探析
  中西方古典诗歌中鸟类意象比较
  真纯本色,馀味曲包――诗集《山高水长》的意蕴美
  从林徽因诗歌解读看中国传统解读方法的局限
小说研究
  《西游记》叙事的生态意蕴解读
  生态变相:《老残游记》艺术观照方式解读
  生命哲学:废名小说艺术观照的底蕴
  地域符号与民间话语的重构――以池莉、陈应松、刘醒龙为例
  论池莉小说的话语生态
  奇诡叙事艺术与和谐生态吁求的自然融合――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片论
理论探索
  “汉话胡说”――近百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反思
  “术归于学”――近30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中国文论境遇反思
  文学欣赏・文学接受・文学消费――60余年来中国文学阅读理论范式转型反思
  “当代性”――建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核心命题
  审美政治化理论的中国范本――“百年中国文学经验”视域中的《讲话》
  冗余时代的中国文学现状及理论建构
  “合法性危机”语境下的文艺理论创新路径探微――以童庆炳“历史题材文学创作和改编”话题为中心
综合研究
  伦理情感与生存价值的双向选择及其尴尬――中国古代士大夫作家角色心态片论
  中国汉族神话叙事话语解析
  挪移・变异・寻觅――近三十年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探询
  网络文学IP跨界融合中的诗性空间――以原创网络文学网站IP运营为中心
  《山海经》美学精神与中国新时代电视剧创新
  量子力学与文学生态变迁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