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文献】【书画文献】民国十八年(1929)商务印书馆彩色石印本《山水入门》,白纸,线装一册,尺寸:26×15cm。略有水渍。末有少量破损,伤少量字。书中有山水技法图多幅,末有胡佩衡山水彩图。钤印:桐城何徵晋收藏、徵晋收藏书画等。50叶100面。
  • 【河北文献】【书画文献】民国十八年(1929)商务印书馆彩色石印本《山水入门》,白纸,线装一册,尺寸:26×15cm。略有水渍。末有少量破损,伤少量字。书中有山水技法图多幅,末有胡佩衡山水彩图。钤印:桐城何徵晋收藏、徵晋收藏书画等。50叶100面。
  • 【河北文献】【书画文献】民国十八年(1929)商务印书馆彩色石印本《山水入门》,白纸,线装一册,尺寸:26×15cm。略有水渍。末有少量破损,伤少量字。书中有山水技法图多幅,末有胡佩衡山水彩图。钤印:桐城何徵晋收藏、徵晋收藏书画等。50叶100面。
  • 【河北文献】【书画文献】民国十八年(1929)商务印书馆彩色石印本《山水入门》,白纸,线装一册,尺寸:26×15cm。略有水渍。末有少量破损,伤少量字。书中有山水技法图多幅,末有胡佩衡山水彩图。钤印:桐城何徵晋收藏、徵晋收藏书画等。50叶100面。
  • 【河北文献】【书画文献】民国十八年(1929)商务印书馆彩色石印本《山水入门》,白纸,线装一册,尺寸:26×15cm。略有水渍。末有少量破损,伤少量字。书中有山水技法图多幅,末有胡佩衡山水彩图。钤印:桐城何徵晋收藏、徵晋收藏书画等。50叶100面。
  • 【河北文献】【书画文献】民国十八年(1929)商务印书馆彩色石印本《山水入门》,白纸,线装一册,尺寸:26×15cm。略有水渍。末有少量破损,伤少量字。书中有山水技法图多幅,末有胡佩衡山水彩图。钤印:桐城何徵晋收藏、徵晋收藏书画等。50叶100面。
  • 【河北文献】【书画文献】民国十八年(1929)商务印书馆彩色石印本《山水入门》,白纸,线装一册,尺寸:26×15cm。略有水渍。末有少量破损,伤少量字。书中有山水技法图多幅,末有胡佩衡山水彩图。钤印:桐城何徵晋收藏、徵晋收藏书画等。50叶100面。
  • 【河北文献】【书画文献】民国十八年(1929)商务印书馆彩色石印本《山水入门》,白纸,线装一册,尺寸:26×15cm。略有水渍。末有少量破损,伤少量字。书中有山水技法图多幅,末有胡佩衡山水彩图。钤印:桐城何徵晋收藏、徵晋收藏书画等。50叶100面。
  • 【河北文献】【书画文献】民国十八年(1929)商务印书馆彩色石印本《山水入门》,白纸,线装一册,尺寸:26×15cm。略有水渍。末有少量破损,伤少量字。书中有山水技法图多幅,末有胡佩衡山水彩图。钤印:桐城何徵晋收藏、徵晋收藏书画等。50叶100面。
  • 【河北文献】【书画文献】民国十八年(1929)商务印书馆彩色石印本《山水入门》,白纸,线装一册,尺寸:26×15cm。略有水渍。末有少量破损,伤少量字。书中有山水技法图多幅,末有胡佩衡山水彩图。钤印:桐城何徵晋收藏、徵晋收藏书画等。50叶100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河北文献】【书画文献】民国十八年(1929)商务印书馆彩色石印本《山水入门》,白纸,线装一册,尺寸:26×15cm。略有水渍。末有少量破损,伤少量字。书中有山水技法图多幅,末有胡佩衡山水彩图。钤印:桐城何徵晋收藏、徵晋收藏书画等。50叶100面。

1000 六五品

仅1件

上海杨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佩衡

出版人商务印书馆

年代1929

纸张机器纸

刻印方式石印

装帧线装

尺寸26 × 15 cm

册数1册

上书时间2021-03-09

  • 最新上架
【北京大兴文献】【西学东渐文献】 清光绪活字木刻本《欧游随笔》存下卷全,白纸,线装一册,尺寸:26×15.2cm。57叶114面,品相如图。
【北京大兴文献】【西学东渐文献】 清光绪活字木刻本《欧游随笔》存下卷全,白纸,线装一册,尺寸:26×15.2cm。57叶114面,品相如图。 ¥5000.00
【版画】【山东曲阜文献】【孔子家族文献】光绪丁亥(1887)精刻本《圣门乐志》不分卷,竹纸,线装一厚册全,尺寸:27×17.6cm。73叶145面。书中有乐人舞图24叶47面。《圣门乐志》主要记载了孔庙祭祀孔子所用乐器名称、乐谱、朝元歌、道图以及乐器名义等内容。前有孔衍治序,后有乾隆三十年孔继汾跋。
【版画】【山东曲阜文献】【孔子家族文献】光绪丁亥(1887)精刻本《圣门乐志》不分卷,竹纸,线装一厚册全,尺寸:27×17.6cm。73叶145面。书中有乐人舞图24叶47面。《圣门乐志》主要记载了孔庙祭祀孔子所用乐器名称、乐谱、朝元歌、道图以及乐器名义等内容。前有孔衍治序,后有乾隆三十年孔继汾跋。 ¥5000.00
【甘肃天水文献】清光绪十四年(1888)邵武徐干字小勿据宋济阳晁氏刊本重雕《花间集》十卷全,竹纸,线装一厚册,尺寸:23.5×14.2cm。107叶214面。封面有洒金笺墨笔题字,书中有多处朱笔圈点,少量校注。赵崇祚,字弘基,甘肃天水人。五代后蜀人。后蜀开国功臣赵廷隐之子,编集《花间集》。在敦煌曲子词发现之前,《花间集》一直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词集。
【甘肃天水文献】清光绪十四年(1888)邵武徐干字小勿据宋济阳晁氏刊本重雕《花间集》十卷全,竹纸,线装一厚册,尺寸:23.5×14.2cm。107叶214面。封面有洒金笺墨笔题字,书中有多处朱笔圈点,少量校注。赵崇祚,字弘基,甘肃天水人。五代后蜀人。后蜀开国功臣赵廷隐之子,编集《花间集》。在敦煌曲子词发现之前,《花间集》一直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词集。 ¥3000.00
【浙江湖州文献】民国十三年(1924)渭南严氏过学斋刻本《说文声类》上下篇全,竹纸,原装线装两册全,尺寸:27.5×18.4cm。《说文声类》是利用谐声研究古韵的专书。此书对查检或观察谐声与古韵的关系确实提供了很大方便。
【浙江湖州文献】民国十三年(1924)渭南严氏过学斋刻本《说文声类》上下篇全,竹纸,原装线装两册全,尺寸:27.5×18.4cm。《说文声类》是利用谐声研究古韵的专书。此书对查检或观察谐声与古韵的关系确实提供了很大方便。 ¥2000.00
【上海文献】【版画】清光绪戊寅(1878)年木刻本《益智图》,白纸,原装线装两册全,大开本尺寸:33×13.5cm。天头开阔大于正文,略有水渍。益智图系晚晴文人童叶庚首创。童氏以十五板衍成百余图,是图勾心斗角,巧夺天工。图中之题语精妙切图,意趣高远。此本刊刻经整,大开本小版心,颇为精美。
【上海文献】【版画】清光绪戊寅(1878)年木刻本《益智图》,白纸,原装线装两册全,大开本尺寸:33×13.5cm。天头开阔大于正文,略有水渍。益智图系晚晴文人童叶庚首创。童氏以十五板衍成百余图,是图勾心斗角,巧夺天工。图中之题语精妙切图,意趣高远。此本刊刻经整,大开本小版心,颇为精美。 ¥5000.00
【江苏苏州文献】【稀见】清光绪三年(1877)年湖北崇文书局刻本《说文辩疑》不分卷,白纸,线装一册全,大开本尺寸:30×17.6cm。
【江苏苏州文献】【稀见】清光绪三年(1877)年湖北崇文书局刻本《说文辩疑》不分卷,白纸,线装一册全,大开本尺寸:30×17.6cm。 ¥1800.00
【浙江湖州文献】民国十三年(1924)渭南严氏过学斋刻本《说文声类》三卷全,竹纸,线装两册,尺寸:27.4×18.3cm。两处封皮有少量虫蛀,不伤字。每卷末镌有“渭南严氏孝义家塾讲镌音韵学丛书”牌记。此本研究《说文》声韵,是清代韵学经典,品相佳。
【浙江湖州文献】民国十三年(1924)渭南严氏过学斋刻本《说文声类》三卷全,竹纸,线装两册,尺寸:27.4×18.3cm。两处封皮有少量虫蛀,不伤字。每卷末镌有“渭南严氏孝义家塾讲镌音韵学丛书”牌记。此本研究《说文》声韵,是清代韵学经典,品相佳。 ¥3000.00
天津文史学家许杏林藏清精写刻本《字学举隅》,竹纸,线装一册全,尺寸:27×15.6cm。 51叶102面。封面有天津文史学家许杏林先生题识,序言补抄一页两面,钤印:许杏林。
天津文史学家许杏林藏清精写刻本《字学举隅》,竹纸,线装一册全,尺寸:27×15.6cm。 51叶102面。封面有天津文史学家许杏林先生题识,序言补抄一页两面,钤印:许杏林。 ¥1500.00
天津文史学家许杏林藏清道光丙午(1846)年精写刻本《字学举隅》,竹纸,线装一册全,尺寸:26.8×15.6cm。 51叶102面。封面有天津文史学家许杏林先生题识多处,少量批校,并有藏书章三枚。
天津文史学家许杏林藏清道光丙午(1846)年精写刻本《字学举隅》,竹纸,线装一册全,尺寸:26.8×15.6cm。 51叶102面。封面有天津文史学家许杏林先生题识多处,少量批校,并有藏书章三枚。 ¥200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六五品
商品描述
【河北文献】【书画文献】民国十八年(1929)商务印书馆彩色石印本《山水入门》,白纸,线装一册,尺寸:26×15cm。略有水渍。末有少量破损,伤少量字。书中有山水技法图多幅,末有胡佩衡山水彩图。钤印:桐城何徵晋收藏、徵晋收藏书画等。50叶100面。

《山水入门》为胡佩衡任教于北京大学画学研究会,受蔡元培先生委托所编写。全书分总论、树木、石山、泉水云烟、人物屋宇、运用法、渲染法及画诀漫录等篇,系统介绍从事山水画的步骤,由浅入深,条分缕析。而所论多配以图释,图文并茂,颇便于初学。蔡元培先生对此书极为欣赏,誉之为“中国山水画之解剖术”。

胡佩衡(1892-1965),原名衡,又名锡铨,号冷庵,河北涿县(今涿州)人。先后执教于北平师范、私立华北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艺专等高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画院画师兼院务委员。著有《冷庵画诣》《画筵丛谈》《王石谷画法抉微》及《我怎样画山水画》等。
胡氏幼承家学,喜点染丹青,得李静斋等人指点。初时取法清初“四王”,由此而上溯黄公望、吴镇及王蒙等,积累了深厚的笔墨功底。后入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随比利时画家盖大士学习素描、油画、水彩画和图案等,逐渐将其吸收融入山水画创作中,提出用传统方法写生,由写生而创作的主张,形成了苍茫深秀、古拙简朴的风格。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益重写生,画风有变,更富于生活气息。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