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
¥
12
6.0折
¥
20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张国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6-2
上书时间2024-10-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
有字迹划线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国华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8-03
-
版次
1
-
ISBN
9787301013687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6页
-
字数
326千字
- 【内容简介】
-
这是一部作者从事中国法律思想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多年积累而成的编著。由于工作繁忙,无暇就正有道,集思广益,只能是一孔之见,一得之愚,聊供读者参考。
本书之所以名日“新编”,其故有三:第一,顾名思义是相对“旧编”而言。此之前,作者曾先后主编过同类性质的高等学校教材《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中国法律思想史分支学科》,又与另一教授共同主编过《中国法律思想史纲》上、下册。该书上册曾获1987年全国优秀教材奖,但洋洋八十万言,分量太重,学生阅读不易。其二,与第一部《中国法律思想史》比较,本书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更新,并尽可能吸收中外学者包括海峡两岸学者的较新研究成果,择善而从,还纠正了一些错讹。但限于水平和所能看到的图籍不多,挂一漏万,有不少真知灼见很可能失之交臂。人总是有倾向性的,见仁见智难以整齐划一,只能求同存异,不能强加于人。作者是主张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否则,不但真理难明,学术也不可能繁荣。其三,在法律史上我们有个习以为常的传统,就是将思想史和制度史截然分开,形成两张皮,即使是联系很密切的问题也各说各的,不越雷池一步;二者共同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同样被人为地割裂,互不相通。近年来,不少学者已感到这种分工过细、过于机械的做法并非上策。加之各自又只是在一个平面上来谈问题,毫无立体感。只谈静态,不谈动态;只谈论点,不谈实践;殊不合理。其实,仅就中国法律史而论,也是个多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不应当把思想史和法制史看成两个孤立的世袭领地。因此,有人索性主张将二者结合起来改写成法律史或法律文化史,冶上下古今、立体平面、动静诸态以及各种纵横联系于一炉。但兹事体大,又涉及到学科分类的现行体制,一时很难毕其功于一役。我们限于学力和水平只能逐步改善,小作变动。该书基本上仍以思想史为主,加进一些必要的制度史内容。至于大改大革只好俟诸来日和寄希望于后来居上的新秀。
最后,关于断限问题,暂采上不封顶下及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以前的划分法。
- 【作者简介】
-
张国华(1922-1995)生于湖南醴陵,先后在中山大学建筑系、湖南大学机械系、西南联大哲学系、政治系、北京大学政治系学习。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学系,留校任教。曾任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博士导师、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成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
- 【目录】
-
绪论
第一讲 夏、商、西周的神权法和“礼治”
第一节 神权法思想的产生、发展与演变
一、夏、商的“天命”、“天罚”思想
二、两周“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
第二节 以“宗法”为核心的“礼治”
一、“宗法”与宗法等级制、分封制、世袭制
二、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第二讲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春秋时期革新家的法律思想
一、首倡革新的管仲
二、铸“刑书”的子产
三、制“竹刑”的邓析
第二节 儒家的法律思想
一、儒家法律思想的共性
二、孔丘纳“仁”入“礼”的法律思想体系”
三、孟轲的“仁政”及其在法律思想上的体现
四、荀况的礼、法统一观
第三节 墨家的法律思想
一、儒、墨两家的对立
二、墨翟以“兼爱”为主的社会理想与法律观
第四节 道家的法律思想
一、《老子》的“道法自然”
二、《庄子》的法律虚无主义
第五节 法家的法律思想
一、法家的兴起与变法革新运动
二、法家的法律观与“法治”思想
三、“著书定律”的李悝与“明法审令”的吴起
四、商鞅变法的内容与“法治’’理论
五、重“势”的慎到与重“术"的申不害
六、《管子》中的法律思想
七、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
第三讲 秦汉以后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第一节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
一、秦王朝的迅速灭亡与法家思想的破产
二、从黄老到以儒为主的儒法合流,礼法统一
第二节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以“三纲”为立法的指导原则
二、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的“律学”一花独放
第三节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特点
一、宗法思想指导立法
二、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三、坚持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
四、重德轻刑,重义轻利
第四讲 封建社会若干具体法律问题的争论
第一节 刑事方面
……
第五讲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法律思想
第六讲 太平天国主要代表人物的法律思想
第七讲 洋务派与早期改良派的法律思想
第八讲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法律思想
第九讲 资产阶级革命的法律思想
第十讲 清末的礼法之争与沈家本的法律思想
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评估(代结束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有字迹划线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