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就业歧视法国际前沿读本
包正版 页面干净 现货 实物图.
¥
35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叶静漪 著;阎天 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82
上书时间2024-10-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叶静漪 著;阎天 编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1
-
版次
1
-
ISBN
9787301160008
-
定价
31.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4页
-
字数
30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论丛
- 【内容简介】
-
反就业歧视法在中国的兴起,主要发生在最近十年。较之西方国家半个世纪乃至更久的发展历程而言,这一崛起不可谓不迅猛。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就业歧视现象与和谐社会目标之间的冲突日益显著。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历次重大社会经济政策的调整,都会引出歧视问题:计划经济时代的城乡区隔、地域倾斜,使户籍歧视遗留至今,农民工成为就业歧视的最大受害群体之一;随着市场化转型的启动,用人单位的偏好假“契约自由”之名而全面正当化,性别偏见、健康或者疾病歧视等损害公平竞争和经济效率的行为沉渣泛起,而居于天然弱势的女工、未成年工、残疾人等又难以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有效保护……可见,就业歧视是劳动就业政策缺陷长期积淀的结果。而近年来以“和谐社会”为目标的民生建设,正可看做对这种缺陷进行系统纠正的尝试。尝试的成果之一便是《就业促进法》设专章规定了公平就业问题。然而,法律的规定仍嫌粗疏,诸如就业歧视的概念、救济形式乃至反歧视的法理依据等问题尚待理清。同时,立法并非反就业歧视行动的终点,而是将法律的阐释、适用和完善等问题以更为紧迫、更为直接的方式提了出来。由此,通过编译的形式,引入国外的法治经验和研究成果,就显得很有必要了——这正是本书出版的意义所在。
- 【作者简介】
-
叶静漪,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所副所长。阎天,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高级研.
- 【目录】
-
导言
上篇就业歧视的法律界定
差别结果歧视的诞育、死亡与重生
I.导言
II.Griggs案差别结果理论的诞育
III.差别结果理论的成熟
IV.差别结果理论的“死亡”
V.差别结果理论的法典化与重生
VI.结论
差别对待歧视理论:重述的必要
I.麦道案式借口框架
II.混合动机框架
III.统一框架的呼声
IV.相反主张:保留麦道案框架
V.运用证明模式识别并评估借口和混合动机指控
VI.将上述证明模式合成为差别对待原则的重述
VII.结论
《1964年民权法》第七篇选译
中篇就业歧视的法律救济
平等雇佣机会委员会的意义
I.从“无牙老虎”到首要执法机构:EEOC简史
II.今日EEOC的工作
III.EEOC的(今日)意义
论雇佣歧视纠纷的非讼处置
I.导言
II.EEOC的指控调查
III.谈判、调解/调停和咨商性非讼公断
IV.仲裁
V.行政程序
VI.结论
挺身阻挡:雇佣歧视原告小传
下篇就业歧视的法律视野
雇佣歧视法透视:三维平等观
I.谁应受到特别保护?
II.价格与价值
III.附随平等与固有平等间的鸿沟
IV.附随平等与建构平等之间的鸿沟
V.结论
平等观念的空洞性
I.道德平等
II.法律平等
III.平等之惑
IV.结论
社会融入:平等问题的更好进路?
I.引言
II.平等对待原则之误
III.反歧视法的目标
IV.结论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