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二十讲
  • 中国哲学二十讲
  • 中国哲学二十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哲学二十讲

35 9.0折 39 九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国荣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5-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

上书时间2024-05-24

“华中旧书社”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国荣 著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15-05
  • 版次 1
  • ISBN 9787101108880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6页
  • 字数 320千字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二十讲》以时代为序,从先秦到现代,分二十讲深入浅出地系统讲述中国哲学,尤其是对庄子思想、阳明心学、近代哲学思潮等的讲解,体现出作者的独特见解和哲学思想,实为作者杨国荣的哲学理论、哲学思想的结晶版。本稿不仅适合哲学专业学生学习阅读,也适合广大哲学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第五、第六届评议组成员,国际形而上学学会(ISM)主席,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MIMESIS International – World Philosophies Series编委,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编委。在海内外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多种论著被译为英、韩、德等文。
【目录】
第一讲 作为哲学的中国哲学
一 性与天道的追问
二 辨名析理
三 多重向度
四 明道与行道
五 中西之间
第二讲 中国哲学中的道
一 天道与人道
二 “技”进于“道”
三 以道观之
四 “道不远人”
五 人道之美
第三讲 “真”与中国哲学
一 “真”与“是”
二 体现于政治理念中的“真”
三 生活世界中的“真”
四 “真”与终极关怀
第四讲 中国哲学中的理性观念
一 思与知
二 情与理
三 近代的回响
第五讲 孔子与儒学
一 仁的观念
二 仁与智
三 志于道
四 为己与成人
第六讲 道家的初起
一 道与无
二 尊道贵德
三 道法自然
四 为学与为道
第七讲 孟子与儒家政治哲学
一 君臣之义与德位之分
二 民受之:政治的合法性问题
三 善与法
第八讲 庄子:天人之辩及其他
一 天人关系上的二重性
二 道通为一
三 真知与真人
四 逍遥之境
第九讲 荀子的哲学思想
一 明于天人之分
二 名与实
三 “壹于道”和解蔽
四 化性起伪
五 群与分
第十讲 董仲舒与儒学的衍化
一 形上之天与人文取向
二 仁道原则的转换
三 天下无二道
四 古今之辩
五 义与我的合一
第十一讲 魏晋玄学
一 名教与自然之辩
二 彼我自立与相因
三 逍遥与天命
第十二讲 理学的演变
一 张载:实然与当然
二 朱熹:当然与必然
三 王阳明:当然与自然
第十三讲 从泰州学派到李贽、刘宗周
一 泰州学派:意为心之主宰
二 童心说:普遍之理的消解
三 性体的回归
第十四讲 明清之际的哲学变迁
一 化“天之天”为“人之天”
二 经学的实证化及其意义
三 天人之辩
四 造命与循理
五 理欲之间
六 自我与天下
第十五讲 体用之辩与古今中西之争
一 中体西用
二 西体中用
三 中体中用,西体西用
四 内在历史意蕴
第十六讲 王学与中国近代哲学
一 从心物一体到“体用不二”
二 个性与直觉:良知说的二重影响
三 王学与中国近代的唯意志论思潮
四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的延续
第十七讲 严复与王国维
一 实测内籀之学
二 实证原则与功利主义
三 无对之域的双重意蕴
四 从形而上学到实证论
五 实证论的双向展开
六 实证论的限度:二难困境
第十八讲 中国近代的科学主义
一 科学化:知识领域的科学主导
二 科学视野与人的存在
三 社会领域的“技治”取向
四 作为价值-信仰体系的科学
五 历史的缘由
第十九讲 冯友兰:存在与境界
一 重建形而上学
二 人生境界
三 “说”与“在”
第二十讲 冯契:智慧说与当代中国哲学
一 广义认识论
二 走向真实的世界
三 自由的人格
四 哲学:回归智慧
后 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