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顶向下网络设计
  • 自顶向下网络设计
  • 自顶向下网络设计
  • 自顶向下网络设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自顶向下网络设计

15.3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奥本海默(Priscilla Oppenheimer) 著;胡捷 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新5-4-4

上书时间2024-08-23

云夕书屋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奥本海默(Priscilla Oppenheimer) 著;胡捷 译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8
  • 版次 1
  • ISBN 9787115255761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4页
  • 字数 5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自顶向下网络设计(第3版)》是围绕自顶向下网络设计步骤编写的,提供给网络设计者一种系统的结构化网络设计方法。《自顶向下网络设计(第3版)》分为4个部分,即客户需求和目标、逻辑网络设计、物理网络设计,以及网络测试、优化和文档编写。4个部分分别对应着网络设计的各个重要阶段,每个阶段都提供给读者详细的设计指导原则,内容涵盖网络设计的方方面面。《自顶向下网络设计(第3版)》从用户商业和技术目标的分析入手,从而制定出相应的网络流量、负载和QoS需求,进而开发网络的逻辑拓扑结构,然后进入地址规划、协议选择、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实施策略制定,最后是对网络设备的选型建议以及网络实施、测试和文档编写。《自顶向下网络设计(第3版)》每章以复习题和设计环境作为一章的总结和回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顶向下网络设计的思想。
《自顶向下网络设计(第3版)》适合Cisco代理商、网络运营商、其他网络设备商的网络部署人员、售后技术支持人员阅读;网络维护人员,以及网络技术爱好者也可以从本书中获益。
【作者简介】
     PriscillaOppenheimer自从1980年在密歇根大学获得信息科学硕士学位后,一直从事数据通信和网络系统的开发工作。在从事了多年的软件开发工作之后,她成为了一名技术讲师和课程设计者,已培训了来自财富500强公司的2000多名网络工程师。她曾任职于苹果计算机公司、NetWorkCeneral和Cisco等公司,这些经历给了她许多对实际网络中有关设计问题的故障排查经验,并提供了积累企业网络设计开发实际经验的机会。Priscilla是“Cisco互连网络设计”课程的开发者之一,同时还是“设计Cisco网络”课程的创办者。Priscilla在世界范围内教授网络设计、配置和排错课程,并致力于网络咨询工作。
【目录】
第1部分辨明客户的需求和目标
第1章分析商业目标和制约
1.1采用自顶向下的网络设计方法
1.1.1使用结构化网络设计方法
1.1.2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1.1.3规划设计实现操作优化(PDIOO)的网络生命周期
1.2分析商业目标
1.2.1与你的客户一同工作
1.2.2企业网络中的变化
1.2.3典型网络设计的商业目标
1.2.4了解网络设计项目的范围
1.2.5了解客户的网络应用
1.3分析商业制约
1.3.1政治和政策
1.3.2预算与员工制约
1.3.3项目时间进度表
1.4商业目标检查表
1.5小结
1.6复习题
1.7设计环境

第2章分析技术目标与折衷措施
2.1可扩展性
2.1.1扩展规划
2.1.2访问数据扩展
2.1.3可扩展性制约
2.2可用性
2.2.1灾难恢复
2.2.2指定可用性要求
2.3网络性能
2.3.1网络性能的定义
2.3.2最优网络利用率
2.3.3吞吐量
2.3.4精确度
2.3.5效率
2.3.6延迟和延迟变量
2.3.7响应时间
2.4安全性
2.4.1网络资产鉴定
2.4.2安全性威胁分析
2.4.3制定安全性要求
2.5可管理性
2.6可用性
2.7适应性
2.8可购买性
2.9网络设计折衷方案
2.10技术目标检查表
2.11小结
2.12复习题
2.13设计环境

第3章现有互连网络的特征分类
3.1网络基础设施的特征分类
3.1.1绘制网络结构图
3.1.2网络编址和命名的特征分类
3.1.3布线与介质的特征分类
3.1.4检查建筑结构及环境制约
3.2检查现有互连网络的健康状况
3.2.1制定网络性能基线
3.2.2分析网络可用性
3.2.3分析网络的利用率
3.2.4分析网络精确度
3.2.5分析网络效率
3.2.6分析延迟和响应时间
3.2.7检查主要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的状态
3.3网络健康检查表
3.4小结
3.5复习题
3.6动手项目
3.7设计环境

第4章网络流量的特征分类
4.1数据流的特征分类
4.1.1识别主要数据流的源和存储
4.1.2记录现有网络的通信流量
4.1.3新网络应用的流量类型特征分类
4.1.4记录新的和现有的网络应用通信流量
4.2流量负载的特征分类
4.2.1计算理论流量负载
4.2.2记录应用程序使用模式
4.2.3精确估计应用程序产生的流量负载
4.2.4估计由路由协议引起的流量负载
4.3流量行为的特征分类
4.3.1广播/组播行为
4.3.2网络效率
4.4QoS需求的特征分类
4.4.1ATMQoS规范
4.4.2IETF综合服务工作组服务质量规范
4.4.3IETF区分服务工作组QoS规范
4.4.4语音应用的服务等级要求
4.4.5记录服务质量需求
4.5网络流量检查表
4.6小结
4.7复习题
4.8设计环境
4.9第1部分总结

第2部分逻辑网络设计

第5章设计网络拓扑
5.1层次化网络设计
5.1.1为什么使用层次化的网络设计模型
5.1.2平面与分层拓扑结构
5.1.3网状与分层网状拓扑结构
5.1.4经典的三层模型
5.1.5分层网络设计原则
5.2冗余的网络设计拓扑结构
5.2.1备用路径
5.2.2负载分担
5.3模块化的网络设计
5.4设计园区网络拓扑结构
5.4.1生成树协议
5.4.2VLAN
5.4.3WLAN
5.4.4有线LAN中的冗余和负载分担
5.4.5服务器冗余
5.4.6工作站-路由器冗余
5.5设计企业网络边缘拓扑结构
5.5.1冗余WAN网段
5.5.2多宿主Internet连接
5.5.3虚拟专用网
5.5.4服务提供商边缘
5.6保护网络设计拓扑结构的安全
5.6.1规划物理安全性
5.6.2使用防火墙拓扑结构满足安全性目标
5.7小结
5.8复习题
5.9设计环境

第6章寻址和命名的设计模型
6.1分配网络层地址的原则
6.1.1使用结构化网络层寻址模型
6.1.2通过中心权威机构管理地址
6.1.3寻址的分布授权
6.1.4为终端系统使用动态寻址
6.1.5在IP环境中使用私有地址
6.2使用分层模型分配地址
6.2.1为什么使用分层模型进行编址和路由
6.2.2层次化路由
6.2.3无类域间路由
6.2.4无类路由与有类路由
6.2.5路由汇总(汇聚)
6.2.6不连续子网
6.2.7移动主机
6.2.8可变长度子网掩码
6.2.9IPv6地址的层次
6.3设计命名模型
6.3.1命名的分布授权
6.3.2分配名称的原则
6.3.3在NetBISO环境中分配名称
6.3.4在IP环境中分配名称
6.4小结
6.5复习题
6.6设计环境

第7章选择交换和路由协议
7.1自顶向下网络设计中的决策过程
7.2选择交换协议
7.2.1交换和OSI层
7.2.2透明桥接
7.2.3使用生成树协议的增强功能
7.2.4LoopGuard
7.2.5传送VLAN信息的协议
7.3选择路由协议
7.3.1路由协议的特征分类
7.3.2IP路由
7.3.3在互连网络中使用多重路由协议
7.4路由协议小结
7.5小结
7.6复习题
7.7设计环境

第8章制定网络安全策略
8.1网络安全设计
8.1.1识别网络资产
8.1.2分析安全风险
8.1.3分析安全需求与折衷措施
8.1.4制定安全规划
8.1.5制定安全策略
8.1.6制定安全流程
8.1.7维护安全性
8.2安全机制
8.2.1物理安全
8.2.2认证
8.2.3授权
8.2.4统计(审计)
8.2.5数据加密
8.2.6数据包过滤器
8.2.7防火墙
8.2.8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
8.3模块化安全设计
8.3.1保护Internet的连接
8.3.2保护远程访问和VPN
8.3.3保护网络服务和网络管理
8.3.4保护服务器集群
8.3.5保护用户服务
8.3.6保护无线网络
8.4小结
8.5复习题
8.6设计环境

第9章制定网络管理策略
9.1网络管理设计
9.1.1主动式网络管理
9.1.2网络管理流程
9.2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9.2.1带内监测和带外监测
9.2.2集中式与分布式监测
9.3选择网络管理工具和协议
9.3.1选择网络管理工具
9.3.2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9.3.3Cisco发现协议
9.3.4CiscoNetflow记账
9.3.5评估网络管理引起的流量
9.4小结
9.5复习题
9.6设计环境
9.7第2部分总结

第3部分物理网络设计

第10章选择园区网技术和设备
10.1局域网布线规划设计
10.1.1布线技术
10.1.2电缆类型
10.2局域网技术
10.2.1以太网基础
10.2.2以太网技术选择
10.3为园区网设计选择网络互连设备
10.3.1选择园区网互连设备的标准
10.3.2园区网互连设备的优化特性
10.4园区网设计案例
10.4.1园区网设计项目背景信息
10.4.2商业目标
10.4.3技术目标
10.4.4网络应用
10.4.5用户团体
10.4.6数据存储(服务器)
10.4.7WVCC当前网络
10.4.8WVCC网络重新设计
10.5小结
10.6复习题
10.7设计环境

第11章选择企业网技术和设备
11.1远程接入技术
11.1.1点到点(PPP)协议
11.1.2电缆调制解调器远程接入
11.1.3数字用户线路远程接入
11.2选择企业网设计的远程接入设备
11.2.1选择远程用户设备
11.2.2选择中心站点设备
11.3WAN技术
11.3.1提供WAN带宽的系统
11.3.2专线
11.3.3同步光网络
11.3.4帧中继
11.3.5ATM
11.3.6城域以太网
11.3.7选择企业WAN设计的路由器
11.3.8选择WAN服务提供商
11.4WAN设计案例
11.4.1WAN设计项目背景信息
11.4.2商业和技术目标
11.4.3网络应用
11.4.4用户团体
11.4.5数据存储(服务器)
11.4.6现有网络
11.4.7现有WAN的流量特征
11.4.8Klamath公司的WAN设计
11.5小结
11.6复习题
11.7设计环境
11.8第3部分总结

第4部分网络测试、优化和文档编写

第12章测试网络设计
12.1使用工业测试
12.2建立和测试原型网络系统
12.2.1确定原型系统的范围
12.2.2在生产网中测试原型系统
12.3为你的网络设计编写并实施测试计划
12.3.1开发测试目标和验收标准
12.3.2确定测试的种类
12.3.3记录网络设备和其他资源
12.3.4编写测试脚本
12.3.5确定测试项目的日程安排
12.3.6执行测试计划
12.4网络设计测试工具
12.4.1工具类型
12.4.2网络设计测试工具的案例
12.5小结
12.6复习题
12.7设计环境

第13章优化网络设计
13.1使用组播技术优化网络带宽使用
13.1.1IP组播编址
13.1.2Internet组管理协议(IGMP)
13.1.3组播路由协议
13.2减少串行化延迟
13.2.1链路层分片和交织
13.2.2压缩实时传输协议
13.3优化网络性能,满足服务质量需求
13.3.1IP优先级和服务类型
13.3.2资源预留协议
13.3.3公共开放策略服务协议
13.3.4局域网流量分类
13.4优化网络性能的CiscoIOS特性
13.4.1交换技术
13.4.2队列服务
13.4.3随机早期检测
13.4.4流量整形
13.4.5承诺接入速率
13.5小结
13.6复习题
13.7设计环境

第14章编写网络设计文档
14.1回应客户的建议请求
14.2网络设计文档的内容
14.2.1执行总结
14.2.2项目目标
14.2.3项目范围
14.2.4设计需求
14.2.5网络现状
14.2.6逻辑设计
14.2.7物理设计
14.2.8网络设计测试结果
14.2.9实施计划
14.2.10项目预算
14.2.11设计文档附录
14.3小结
14.4复习题
14.5设计环境
术语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