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宁市科普工作调研报告
  • 南宁市科普工作调研报告
  • 南宁市科普工作调研报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南宁市科普工作调研报告

14 4.4折 32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维胜 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05-1-7

上书时间2021-06-02

云夕书屋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维胜 著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12
  • 版次 1
  • ISBN 9787514127928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21页
  • 字数 2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南宁市科普工作调研报告》是为了让人民更好的了解南宁市科普工作现状,了解南宁市科普能力建设情况与科普需求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地建议或措施,来提高南宁市人们科学素质,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社会氛围,提高南宁市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南宁市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本调研报告的初衷。

【作者简介】
  李维胜,男,1971年出生于广西合浦,吉林大学MBA、吉林大学技术经济博士、武汉大学博士后,现为广西大学商学院教师,任众品网、广西房地产信息网、广西房产街等企业高级顾问。曾获北海市优秀科技青年人才、南宁市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发表论文及出版著作多篇,参加多项国家、省、市课题。
【目录】
第1章 “十一五”科普工作成就
1.1 科普工作规范化
1.2 科普活动氛围良好
1.3 科普教育基地的服务能力提高
1.4 科普品牌效应明显
1.5 科普工作满足多层次人群需求
第2章 科普工作的主要经验和模式
2.1 科普工作的主要经验
2.1.1 健全科普机制,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
2.1.2 以人为本是科普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
2.1.3 要把科普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内容
2.1.4 科学的科普投入体系是促进科普进步的保障
2.1.5 健全的科技推广体系是提高科普成果转化率的重要途径
2.1.6 加强对农村和城镇劳动力科普知识普及
2.2 科普工作的模式
2.2.1 以政府为主体的科普工作模式
2.2.2 以学校为主体的科普工作模式
2.2.3 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普工作模式
2.2.4 以大众媒体为主体的科普工作模式
2.2.5 以社区为主体的科普工作模式
2.2.6 以农村为主体的科普工作模式
2.2.7 以其他组织和个人为主体的科普工作模式
第3章 科普工作现状
3.1 公众科学素养状况
3.2 城市社区科普
3.2.1 城市社区科普活动开展如火如荼
3.2.2 城市社区科普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3.2.3 科普队伍建设逐步完善
3.3 农村科普
3.3.1 农村科普阵地建设强化,为民服务能力提升
3.3.2 农村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
3.3.3 科普经费投入提高
3.3.4 农村科技培训工作加强
3.3.5 举行科普惠农“三下乡”活动
3.3.6“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取得巨大进展
3.4 青少年科普工作现状
3.4.1 正确的政策推动青少年科普工作全面发展
3.4.2 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普活动
3.4.3 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与科技工作者队伍的建设
3.5 企业科普工作现状
3.5.1 企业科普工作的认识提高
3.5.2 企业自身科普的建设加强
第4章 科普能力建设情况
4.1 科普政策环境
4.1.1 南宁市科普法规基本情况
4.1.2 南宁市市级科普政策的基本情况
4.2 科普管理和活动机构建设情况
4.2.1 南宁市科技局’
4.2.2 南宁市科学技术协会。
4.2.3 南宁市公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
4.3 科普经费投入情况’
4.3.1 南宁市科普经费来源构成
4.3.2 南宁市科普经费的支出构成I
4.3.3 南宁市科技活动周经费来源构成
4.3.4 南宁市人均科普专项经费
4.4 科普媒体建设情况
4.4.1 纸质类科普传播媒体
4.4.2 多媒体类科普传播媒体
4.5 科普设施建设情况
4.5.1 科普场馆
4.5.2 非场馆类科普基地
4.5.3 公共场所科普宣传设施
4.5.4 科普教育基地
4.5.5 南宁市科普示范点
4.6 科普人才建设情况
4.6.1 南宁市科普专职人员
4.6.2 南宁市科普兼职人员
4.6.3 南宁市科普专职、兼职人员组成的比较
第5章 “十二五”科普工作需求分析
5.1 新时期加强科普创新的紧迫性
5.1.1 国际文化交流加大了科普创新的艰巨性
5.1.2 建设和谐社会对科普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5.1.3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科普创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5.2 面向重点人群的科普需求分析
5.2.1 面向青少年的科普
5.2.2 面向农民的科普
5.2.3 面向城镇社区居民的科普
5.2.4 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
5.3 科普经费需求
5.4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5.5 科普人才需求
5.6 科普创作需求
5.7 重大科普项目建议
5.7.1 重大科普项目的确立
5.7.2 广西科普重大专项管理的构成要素
5.7.3 重大科普项目的组织实施建议
5.7.4 重大科普项目的监督与绩效考核
第6章 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6.1 公众接受科普的动力和能力较弱
6.1.1 历史因素
6.1.2 科普的力度和广度不够
6.2 科普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6.3 科普经费不足,设施落后
6.3.1 财政科普经费投入不足
6.3.2 科普经费筹集渠道比较单
6.3.3 科普基础设施较落后
6.4 科普工作针对性不强
6.5 科普工作缺乏时代性
6.5.1 科普内容落伍
6.5.2 科普工作形式不当
6.5.3 科普手段落后
6.6 科普工作的体制和机制不健全
6.6.1 激励机制不健全
6.6.2 缺乏规范化的管理
6.6.3 评估机制还不够健全
第7章 加强科普工作建议
7.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健全科普体制
7.1.1 加强政府组织领导和规划
7.1.2 建立健全科普工作激励机制
7.1.3 建立健全科普工作评估管理机制
7.2 加强科普队伍建设,提高科普队伍素质
7.2.1 建立结构合理的科普队伍
7.2.2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普人员
7.2.3 激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
7.3 建立科普经费投入主体多元化格局
7.3.1 增加政府的经费投入
7.3.2 吸收社会资金
7.3.3 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7.4 基于公众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工作
7.4.1 社会公众的科普
7.4.2 青少年科普
7.4.3 城镇社区科普
7.4.4 农村科普
7.4.5 企业科普
7.5 加强科普工作创新,开创科普工作新局面
7.5.1 内容创新
7.5.2 科普方式创新
7.5.3 手段创新
7.5.4 体制创新
附录
附录1 南宁市公众对科普资源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2 科普统计调查表
参考文献
致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