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
  • 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
  • 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
  • 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
  • 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
  • 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
  • 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
  • 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
  • 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
  • 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

160 八五品

库存2件

上海徐汇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匈牙利]雅诺什·科尔奈 著;张安 译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u5架上北

上书时间2024-05-08

常来常往书店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匈牙利]雅诺什·科尔奈 著;张安 译
  •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5
  • 版次 1
  • ISBN 9787802113015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88页
【内容简介】
《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书终于与中国读者见面了。作为作者,我对此感到非常高兴。我用了五年时间写作本书英文第一版,当然,所投入的精力远远不是时间所能说明的。本书总结并综合了我本人自1955年以来的所有研究成果(那一年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研究著作《过度中央集权化的经济管理》)。
本书在内容上涵盖了社会主义体制的所有主要领域:政治架构、意识形态、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和对经济的监督管理、体制内部的信息流动、典型的社会关系以及由政治—社会—经济环境塑造的典型行为特征。这一点桅成了本书和许多其他著作的一个重要区别,它们一般都局限于分析某一领域的问题——经济、政治或意识形态。
这本著作或许有助于理解不同的发展道路以及体制特征上的因果关系,同时它也可能无法为人们提供所谓的“指南”。在分析中国问题时,中国读者必须认真考察其他各种因素。在这方面,国际上也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成果,但我想,最终还是要依靠中国学术界自己进行最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真正把握中国的问题所在。
【作者简介】
雅诺什·科尔奈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布达佩斯高级研究所的终身研究员,世界经济学会(theInternationalEconomicAssociation)现任会长。他发表了一系列著名的文章和专著,其中包括最近的《主路与辅路:社会主义改革和后社会主义转型研究》(1995)、《挣扎与希望:一个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稳定化文选》(1997)以及《论医疗保障改革》(1998)。科尔奈的《短缺经济学》一书及其有关中央计划经济的诸多理论和论述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经济学人。
【目录】
英文版序言
中文版序言
第一部分出发点
第一章内容与方法
1.1历史发展的特殊路径与一般特征
1.2社会主义国家
1.3对“社会主义”一词的解释
1.4“政治经济学”
1.5实证分析
1.6模型
1.7评价
第二章社会主义体制的前奏和原型
2.1马克思心目中的社会主义
2.2体制原型
2.3社会主义革命之前的体制
2.4迈向经典体制的革命过渡时期
第二部分经典体制剖析
第三章权力结构
3.1执政党
3.2国家
3.3群众组织
3.4凝聚力
3.5内部冲突
3.6经典体制下统治精英与社会的关系
第四章意识形态
4.1官方意识形态
4.2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感
4.3基本承诺
4.4权力的自我合法性与“父爱主义”特征
4.5纪律、牺牲精神和警惕性
4.6权力与意识形态
第五章财产(权)
5.1概念解释
5.2社会主义体制出现之前的一些典型产权形式
5.3国有企业
5.4其他国有产权形式
5.5合作社
5.6私人财产(权)和私人性持质的生产活动
5.7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财产(权)
第六章协调机制
6.1主要类型
6.2主要类型情况介绍
……
第七章计划与直接官僚控制
第八章货币与价格
第九章投资与增长
第十章就业与工资
第十一章短缺与通货膨胀:现象(分析)
第十二章短缺与通货膨胀:原因(分析)
第十三章消费与分配
第十四章外部经济关系
第十五章经典体制的凝聚力
第三部分偏离经典体制
第十六章动态变迁
第十七章“完美”控制
第十八章政治改革
第十九章民(私)营部门的兴趣
第二十章自主经营
第二十一章市场社会主义
第二十二章价格改革
第二十三章宏观矛盾
第二十四章结束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