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35
¥ 6.9 2.5折 ¥ 28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罗庸 著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01-02-35
上书时间2024-11-18
本书是“大家小书”系列读本之一,收入了我国知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罗庸先生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教授中国文学史等课程的讲义稿,并形成了重要的《中国文学史导论》文稿。他在《中国文学史导论》中,提出从中国文化史研究中国文学史,从文学发展的历史来预见文学发展的未来,并论述了中国文学史的“宗趣论”、“方法论”、“史料论”等,使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系统理论。本书还收入了罗庸先生《中国文学史上的几个新问题与新见地》《国学教育五讲》的内容。他的中国文学史的讲授内容,资料丰富,论证翔实,切实体现其不尚空言、力戒虚泛的治学态度和另辟蹊径、注重创新的学术眼光。今天重新编辑、整理、出版他的这些内容,对了解、学习和认识中国文学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罗庸(1900—1950),蒙古族,原籍江苏江都,生于北京。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1924年在教育部任职,同时在北大、北师大等学校兼课。1927年秋应鲁迅之邀,到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任教;1931年到浙江大学;1932年起回北大任教。抗日战争中在西南联大,曾任联大中文系系主任。联大结束后任教于昆明师范学院;1949年赴重庆,到梁漱溟创办的勉仁文学院任教。1950年病逝于北碚。
他是当时知名的文学研究专家,兼擅诗词骈文,所填写的《满江红》,被作为西南联大校歌传唱。他讲课音调铿锵,风趣幽默,深受学生喜爱;尤其是他的杜诗专题课是联大最叫座的课程之一。但他留下的著作非常少,所著《习坎庸言》和《鸭池十讲》均是学生整理的演讲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