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影:创发一种观看的方法,书写一段文化的历史(1944—196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迷影:创发一种观看的方法,书写一段文化的历史(1944—1968)

正版无笔记

100 九品

库存2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安托万·德巴克 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2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1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法]安托万·德巴克 著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12
  • 版次 1
  • ISBN 9787307224896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迷影之于我的意义,乃是一种涵盖了对电影、电影导演、影评人以及观影者的爱。”——安托万·德巴克
  那些活动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狂热影迷究竟是怎么看电影的?
  他们会坐在放映厅的哪个位置?用什么姿势?他们如何主持电影俱乐部?
  他们的团体活动具体是怎么进行的?
  他们如何借由谈话、书信,以及私人或公开的写作去分享自己的观影日记?
  ……
  迷影曾是一种属于法国的热情,影迷不仅为之阅片无数,更奉献身心——就看过的片子交流雄辩、撰写评论、谒见导演、创刊办报,甚至是主持电影俱乐部。据说,正是这股极其特殊的风气,让20世纪那些大师级导演在解放时期到1968年间的巴黎无不名重一时。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恰恰是所谓的迷影文化“造就了”希区柯克、霍克斯、罗西里尼、雷诺阿等多位电影艺术家,是影迷将他们拱进严肃作者和知识分子之列,从而跟阿拉贡、毕加索、约翰·凯奇等人一样,成为20世纪文化的创造者。
  这些影迷究竟是何方神圣?在本书中,安托万·德巴克将逐一为这些日后纷纷当上批评家、导演、作家、记者的“电影恋人”立传、画像,尤其是巴赞、侯麦、朗格卢瓦、特吕弗、戈达尔、里维特、夏布洛尔、达内等人。他在巨细靡遗地描绘这几个伟大身影的生命历程、热情理想和奋战事迹的同时,更以一种超越电影及其历史的眼界去加以审视之:毕竟,这些深受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文学传统、结构主义影响的影迷,确实能从一个另类的视角去观照那些涌现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思想潮流、艺术形式以及重大的论题。
【作者简介】
安托万·德巴克(Antoine de Baecque),法国当代历史学家、批评家,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教授,曾任《电影手册》总编辑、法国电影资料馆电影博物馆馆长、《解放报》文化版主编。长年深耕法国新浪潮与法国大革命等时期的文化现象,自1988年迄今,以“脉络化的作者策略”为经,以“历史的电影形式”为纬,持续撰写、编纂多部重量级的导演传记、文化史论、风格研究、电影字典与访谈录,现已出版五十余种专著,其电影方面的部分力作包括《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手册〉,一本杂志的历史1&2》、《弗朗索瓦·特吕弗》(与塞尔日·杜比亚纳合著)、《新浪潮:一代年轻人的肖像》、《迷影》、《摄影机-历史论》、《戈达尔传》、《电影思想字典》(与菲利普·瑟瓦里耶合编)、《侯麦传》(与诺尔·艾柏合著)、《让-皮埃尔·梅尔维尔传》、《电影死了,电影万岁!摄影机-历史论2》、《夏布洛尔传》等。
【目录】
中文版序

告读者

绪 论迷影,一种观看方法的创发

章一个戴天鹅绒鸭舌帽的圣徒

第二章乔治·萨杜尔、《法国文学》与法国的斯大林电影

第三章希区柯克事件

第四章弗朗索瓦·特吕弗《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撰稿始末

第五章道德是一桩攸关推轨的事

第六章罗歇·泰耶尔正传

第七章影评人贝尔纳·多尔特

第八章恋女与恋影

第九章通往现代之路

第十章自迷影出走

结 论塞尔日·达内:电影之子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溯源即在向前行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