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海重金属污染元素监测与评价方法暨卫东 主编2015-08-0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近海重金属污染元素监测与评价方法暨卫东 主编2015-08-01

保证正版,特价新书,新华系统直发! 天津,无锡,成都,广州四大仓库发货,70%城市次日达!

47.1 6.9折 68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顺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暨卫东 主编

出版社中国海洋出版社

ISBN9787502792268

出版时间2015-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1190472

上书时间2023-05-16

轻舟飘远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篇近海重金属污染元素监测方法
部分海水重金属监测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规定
4.1样品采集
4.2实验器皿、水、试剂
4.3实验室常规设备
4.4样品预处理
4.5样品测试
5分析方法
5.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5.2原子荧光光度法
5.3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同步测定铜、铅、锌、镉、铬和砷)
6调查资料处理和汇编
6.1调查资料处理
6.2质量控制
6.3资料验收
6.4资料汇编
7报告编写
7.1航次报告
7.2资料处理报告
8海洋调查资料和成果归档
8.1归档资料的主要内容
8.2归档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水样中甲基汞的测定(乙基化-气相色谱分离-冷原子荧光光谱法)
附录B(规范性附录)水样中四种形态砷的测定(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附录c(规范性附录)有机锡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附录D(资料性附录)记录表格式
表D.1.1.1水样采样记录
表D.1.1.2海水样品()标准曲线数据记录(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表D.1.1.3海水样品()分析记录(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表D.1.1.4海水样品()标准曲线数据记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表D.1.1.5海水样品()分析记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表D.1.1.6海水中()分析标准工作曲线记录(原子荧光法)
表D.1.1.7海水中()分析记录(原子荧光法)
表D.1.1.8海水样品()标准曲线数据记录(ICP-MS连续测定法)
表D.1.1.9海水样品中()分析记录(ICP-MS法)
表D.1.1.10水样中甲基汞分析记录
表D.1.1.11海水样品中不同形态砷分析记录(LC-HG-AFS法)
表D.1.1.12海水样品中有机锡分析记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测定结果计算用表
表E.1.1.1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1997)
表E.1.1.220℃时容积为1.0000L玻璃容器中的蒸馏水在不同温度时的质量(m20)
附录F(资料性附录)调查资料封面格式
第2部分沉积物重金属监测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规定
4.1样品采集
4.2样品贮存与运输
4.3实验器皿、水和试剂
4.4样品测试
4.5实验室常规设备
5分析方法
5.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5.2原子荧光光度法
5.3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连续测定铜、铅、锌、镉、铬和砷)
6调查资料处理和汇编
6.1调查资料处理
6.2质量控制
6.3资料验收
6.4资料汇编
7报告编写
7.1航次报告
7.2资料处理报告
8资料和成果归档
8.1归档资料的主要内容
8.2归档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沉积物中甲基汞的测定(乙基化-气相色谱分离-原子荧光光谱法)
附录B(规范性附录)沉积物中四种形态砷的测定(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附录C(规范性附录)有机锡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附录D(资料性附录)记录表格式
表D.1.2.1沉积物采样记录
表D.1.2.2沉积物样品()标准曲线数据记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表D.1.2.3沉积物样品()分析记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表D.1.2.4沉积物样品()标准曲线数据记录(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表D.1.2.5沉积物样品()分析记录(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表D.1.2.6沉积物样品()标准曲线数据记录(原子荧光法)
表D.1.2.7沉积物样品()分析记录(原子荧光法)
表D.1.2.8沉积物样品汞分析记录(测汞仪法)
表D.1.2.9沉积物样品()标准曲线数据记录(ICP-MS连续测定法)
表D.1.2.10沉积物样品中()分析记录(ICP-MS法)
表D.1.2.11沉积物中甲基汞分析记录
表D.1.2.12沉积物样品中不同形态砷分析记录(LC-HG-AFS法)
表D.1.2.13沉积物样中有机锡分析记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测定结果计算用表
E.1.2.1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附录F(资料性附录)调查资料封面格式
第3部分生物体中重金属监测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规定
4.1样品采集
4.2样品贮存与运输
4.3实验器皿、超纯水和试剂
4.4样品测试
4.5实验室常规设备
5分析方法
5.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5.2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方法
5.3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连续测定铜、铅、锌、镉、铬和砷)
6资料处理和汇编
6.1调查资料处理
6.2质量控制
6.3资料验收
6.4资料汇编
7报告编写
7.1航次报告
7.2资料处理报告
8资料和成果归档
8.1归档资料的主要内容
8.2归档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生物样中甲基汞的测定(乙基化-气相色谱分离-原子荧光光谱法)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生物样中四种形态砷的测定(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附录C(规范性附录)有机锡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附录D(资料性附录)记录表格式
表D.1.3.1生物样品____分析记录表(分光光度法)
表D.1.3.2生物体样品()标准曲线数据记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表D.1.3.3生物体样品()分析记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表D.1.3.4生物体样品()标准曲线数据记录(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表D.1.3.5生物体样品()分析记录(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表D.1.3.6生物体样品(汞、砷)标准曲线数据记录(原子荧光法)
表D.1.3.7海洋生物体中汞、砷分析记录表(原子荧光法)
表D.1.3.8生物样品()标准曲线数据记录(ICP-MS连续测定法)
表D.1.3.9生物体样品中____分析记录(ICP-Ms法)
表D.1.3.10生物体样品汞分析记录(测汞仪法)
表D.1.3.11生物样中甲基汞分析记录
表D.1.3.12生物样中不同形态砷分析记录
表D.1.3.13生物样中有机锡分析记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调查资料封面格式
第二篇近海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部分近海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监测方案设计
4.1监测站位布设
4.2监测频率与时间
4.3样品采集
4.4评价项目
5质量控制与保证
6海洋环境中重金属污染评价
6.1海水中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6.2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6.3海洋生物体中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6.4海洋甲基汞和三丁基锡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7监测资料处理和汇编
7.1监测资料处理
7.2质量控制
8近海重金属监测报告内容与格式
8.1文本规格
8.2封面格式
8.3封里内容
8.4近海重金属监测与评价报告章节内容
9资料和成果归档
9.1归档资料的主要内容
9.2归档要求
参考文献
第2部分近海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
4生态风险评价项目
5生态风险评价流程
5.1问题提出
5.2风险分析
5.3风险表征
5.4形成报告
6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6.1物种分组和数据处理
6.2SSD曲线拟合
6.3HC5计算
6.4PAF计算
6.5联合生态风险
7评价标准
7.1单个站位单种重金属生态风险
7.2单个站位多种重金属生态风险
7.3多个站位多种重金属生态风险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